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Terea Tek系统的组成和其主要功能,并针对石油工程和钻探领域应用岩石力学参数领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马翔宇  李传金 《冰川冻土》2021,43(1):92-106
黑碳被认为是除温室气体外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辐射强迫因子.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雪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沉积至雪冰中的黑碳可反映人类活动的历史变化,并可能导致反照率降低而影响物质能量平衡.通过系统回顾三极地区雪冰黑碳的研究方法、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造成的辐射强迫,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处于不同的地理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扫描仪在测绘(地图)生产中实际操作的重点,分析了选取影像中最亮点与最暗点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原理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12年1月在南极Dome A区域正式开展实施了南极昆仑站深冰芯科学钻探工程,截至2021年,钻孔深度已达803.54 m。该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深冰芯钻探工程,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在Dome A地区开展的深冰芯钻探项目。本文介绍了昆仑站深冰芯科学钻探工程实施的整体情况,对过去近10年的钻探活动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深冰芯钻探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5.
谱分解技术作为一种解释性处理技术得到了地质、地球物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利用其分频显示功能进行油气检测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利用Wigner高阶谱具有高时频聚集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核函数的Wigner双谱对角切片的谱分解技术。即在分析指数型核函数与锥形核函数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新核函数,进而采用模糊域核函数滤波法抑制Wigner双谱对角切片的交叉项,并解决了Wigner双谱对角切片的模糊函数中心点校正问题。通过对新的核函数交叉项抑制能力的数值模拟,验证新的核函数对时延轴上的交叉项也能抑制。最后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分频处理,在20 Hz低频剖面内的油气有利区表现为强能量显示,与井的钻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Jianqi  You  Chuanjin  Wang  Zhongyu  Fan  Hui  Li 《Solar physics》1998,182(2):431-446
W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He i 10830 Å spectra, H filtergrams and microwave data of a large limb flare (2N/X20) in 1989. In this paper we characterize He i 10830 spectra in relation to the impulsive phase. All the He i 10830 spectra, except those of the surge, show blue shift or blue asymmetry. The velocities inferred from the spectra range from a few to 160 km s–1, implying that the horizontal motion is very likely present in the structure of this flare at different heights. The He i 10830 profiles of a flare are relatively broad and cannot be simulated by the Doppler broadening mechanism with a uniform flare model atmosphere. It is most likely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rapid and localized heating in the low and middle chromosphere. Comparing the SXR and microwave data with the optical data leads to the following scenario: the corona was already heated to some extent before the flare onset, and in the first 2 minutes of the impulsive phase, heat conduction was the main source or, at least, a competitive source, for chromospheric heating. However, the impulsive event, associated with the unusually broadened He i 10830 line (f>20 Å) and temporally correlated with a microwave burst, is probably caused by electron-beam heating.  相似文献   
7.
基于Sentinel-1卫星数据,利用InSAR技术获取鲜水河断裂带2015~2018年的震间形变速率场。研究表明,InSAR结果的可靠性较高,且与GPS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形变速率场显示,鲜水河断裂具有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特性,断层滑动速率约为7~11 mm/a,自北向南存在递减趋势,且在2014-11 M6.3康定地震附近,由于受到震后余滑影响,滑动速率达到15 mm/a。  相似文献   
8.
研究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状况是研究冰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也对重建冰芯古气候记录有重要意义。积累率是冰盖物质平衡计算中最重要的收入项。大空间尺度上的表面物质平衡信息只能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取。但因存在多源误差,仅靠遥感手段,冰盖物质平衡的信息难以准确获取,这是南极冰川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实测数据不可或缺。表面物质平衡的实地测量有多种方法,如花杆、超声高度计(雪深仪)、雪层物理/化学层位法(比如雪坑、冰芯/雪芯积累率恢复,探冰雷达连续测量冰内等时层结构等)。本文对南极冰盖表面物质平衡的实地测量技术做一概述,对每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Sentinel-1A/B卫星升降轨SAR数据获取了2017-08-09新疆精河MS6.6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以InSAR形变场为约束,利用均匀滑动模型和分布式滑动模型反演了发震断层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升降轨InSAR形变场均显示为隆升,形变影响范围约30 km × 40 km;发震断层走向约为83.8°,倾角约为40.6°,滑动角约为89.1°,震源深度约为20.7 km,矩震级为MW6.35,同震位错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极少量左旋走滑分量。精河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库松木楔克山前断裂,该次地震是新疆北天山地区逆冲断裂带深部发生错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F(G)型精测仪投影系统系空间型结构,其光路较复杂,在安装调校中,项目较多,且互相牵扯。针对调校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探索了一些新的方案与解决方法,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