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热量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0°~5°N,130°~150°E)考察所获得的29天辐射资料和同期取得的温、压、湿、风和探空等资料,计算了这一海域11月份的热量平衡各量值和整层气柱的加热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是一个强热源区,其上空大气也是一个强热源区。  相似文献   
2.
日食过程中的太阳辐射观测及其各分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1981年7月31日日食过程中在漠河(最大食分为97%)得到的太阳辐射各个分量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太阳短波辐射随太阳被遮面积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太阳紫外辐射则随太阳直接辐射的减弱呈线性减弱;长波辐射在日食过程中减弱较缓慢,而且长波辐射的最低值不在食甚时出现,而是稍有落后(约10分钟左右);地表面辐射平衡在日食过程中两次通过零点,出现了与日变化完全相仿的过程。气温在整个日食过程中的最大降温约为2.5℃,亦是在食甚以后出现。2.在历时160分钟的整个日食过程中,到达地面的净能量损失达59.2卡/厘米~2。若按东经60°至160°,北纬50°以北地区考虑,总能量损失可达4.8×10~(18)卡。 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日食过程中太阳辐射各分量减弱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80年冬季兰州市区风场观测资料及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发现:市区冬季以热力性的山谷风环流为主;垂直流场里东—西—东型分布,低层气流上升,高层气流下沉,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是否存在季风?若存在,是东南季风还是西南季风? 或是高原本身自成一季风体系?这些问题一直为我国气候学者所注视。早在五十年代叶笃正等就指出,夏季高原低层的风是围绕高原作气旋性旋转的;杨鉴初等利用单站资料讨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平均云量的估算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热源观测试验期间拉萨等四个热源考察站的十次定时总云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总云量的日变化规律,讨论了全天平均的和白天平均的总云量与定时总云量之间的关系,並提出了由后者计算前者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由同期NOAA-7卫星云图判读出的2°×2°经纬度网格上的平均云量进行订正,得到了高原上各旬、月平均总云量的分布图。青藏高原上月平均总云量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冬、夏两种型式,它们都是不同季节即不同的环流形势下高原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结果。高原上月平均总云量分布的年际变化,主要表现在云量的变化上,分布型式可能各年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首次远涉西太平洋赤道海域进行太阳辐射考察的具体情况,所取得的重大观测研究成果,以及对提出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找到行之有效地长期预报和气候预报新方法,解决举世瞩目的世界气候异常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冬夏平均流场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1959、1960年1月和7月青藏高原上及其附近100个站的高空资料作出了距地300米、900米、海拔1500米、3000米、4000米及5000米等六层平均风场图。研究指出: 1.1月自高原中部至云贵一带存在一条辐合带,其厚度约距地1000米。近地层的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不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而在高原东侧的大陆上。天山和祁连山分别对西风都有明显的分支作用。 2.7月在高原上的风向辐合更为明显,但和印度北部的内热带辐合带是截然分开的,它北部的反气旋性环流轴线在3000米以下,位于42°—43°N一带,到5000米南退到35°N附近,这与日常天气图上小高压活动的情况相符。 3.不论1月和7月风向的日变化都清楚,20时普遍有吹向高原的分风向,且在高原的边缘附近表现最为明显,不少站的风向日变化达到180°。  相似文献   
8.
高原季风的平均气候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是否存在季风?若存在,是东南季风还是西南季风? 或是高原本身自成一季风体系?这些问题一直为我国气候学者所注视。早在五十年代叶笃正等就指出,夏季高原低层的风是围绕高原作气旋性旋转的;杨鉴初等利用单站资料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