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数字矿山”应用系统的需要,在分析煤矿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特点及其在遥感监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集成监测系统的技术思路和体系结构,强调各种监测技术手段、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数据源和不同主题信息的集成,并针对这一集成系统实现与应用中的多目标遥感信息处理、环境传感器网络应用、遥感监测数据与专题分析模型的集成、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阳泉市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阳泉市规划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并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其他地区的观赏石1.临县碛口黄河石。以色彩鲜艳而著称。它们来自湫水河上游,临县白文镇以上的各种变质岩,以及湫水河东部古元古界野鸡山群火山岩,寒武系底部石英砂岩等属于。经河水长期磨刷,形成色彩斑阑,各种造型的图像石、文字石。  相似文献   
4.
前言"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和文明的摇篮",这一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地质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矿产资源,是地球和地质作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山西断陷盆地是汾渭地堑地裂缝带的一部分,区内大同、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均发生了不同规模的地裂缝灾害,是地质灾害的重灾区,研究其时空分布,对其进行长期建网监测,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成灾机制合理避让,科学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实现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浅层地热能的特性,以及国内外地热泵技术与浅层地热能应用发展趋势.分析了我省浅层地热能的地质条件和推广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我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大同市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大同市水文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即把研究区分为地下水补给区(未受影响带)、地下水径流区(工业活动影响带)以及地下水排泄区(农业活动影响带)。这些研究可为大同市地下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4.忻口开河十万年忻口是滹沱河拐向忻州盆地的峡口,位于忻州市北10千米,是山西境内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部的五台山余脉,高出盆地200余米并逐渐趋矮,西边的金山却高高挺立着。两山之间出现1000米宽的缺口,滹沱河就是从"口"中蜿蜒而出。忻口是抗日战争中平型关失守后,中国守军防御日军攻向太原的第一道防线。现在可见到民国政府二战区所建的军火库。它开挖在距今已有500万年历史的被称为"静乐红土"的上新世红色粘土中,分布在晋西的这层红土以盛产"三  相似文献   
9.
2.大禹疏壶口 壶口瀑布,是黄河干流中最壮观的瀑布,它以平均1000个流量(立方米/秒)的速度,从30多米的高处在这宽仅20多米的峡口中倾泻而下,激起50米高的水花,飞出彩虹,浪沫漂到下游100-200米岸上,给游人身上增添点点泥沫。  相似文献   
10.
正三、羿射九日话气候山西屯留县西北的三嵕山,传说是羿弯弓射日之处,当地建有羿祠,后改名为三嵕庙。如今屯留县城外建起羿射九日之城雕,以纪念为民造福的天神。传说中,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天气太热,太干旱,人们无法生存下去,羿举弓射日,把多余的九个太阳都射落了,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上。这样人们才过上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射日之举,当然是人们的臆想。而射日之因,却是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