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维护维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业务人员对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有较全面的认识,介绍了 DSC1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维护维修方法,为今后台站应用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GIS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向地理信息服务发生偏转,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信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归纳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概念、技术体系、服务模式以及我国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差距、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近年来地震地质工作中积累的大量钻孔资料,对比分析潍坊市城区第四纪各沉积层的组成特征、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性质,将城区沉积层划分为23个主层及众多亚层。在此基础上,编制潍坊市城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第四纪不同地层单位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及相关的地层埋深剖面图、模型图等,从而较系统地摸清本区第四系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变化特征,并对潍坊市城区第四系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煤炭能源基地植被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数据集250m分辨率植被指数数据分析了鄂尔多斯内蒙古能源基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内蒙古能源基地的植被空间分布从东南至西北递减,其中东北部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及东胜区植被生长最好。内蒙古能源基地全区总体上植被指数NDVI值不高,植被指数值较低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0%。时间演变上从2000~2008年整体上呈现变好的趋势。植被变好的区域可以占全区总面积的83.7%,植被变差的区域仅占1.39%,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以及局域地势低洼的沟谷地区及湖泊的周边区域。对其影响因子地形、地下水及降水的分析表明,大气降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植被演变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能为能源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促进人类,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复杂地质条件下组合围堰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围堰成为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与止水的关键。结合柳州双拥大桥22号墩主塔基础施工,介绍了采用锁口钢管桩与钢筋混凝土支护桩相结合的组合围堰来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围堰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陆内块体旋转是周边构造环境和深部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前人研究表明华北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块体旋转样式,很可能以牡丹江断裂为界发生了显著变化.进一步对牡丹江断裂两侧块体晚中生代以来的块体旋转样式的限定,有助于正确理解这一差异旋转的机制.对采自黑龙江省东部白垩纪和古近纪岩石的(51个采点)古地磁学研究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大陆,牡丹江断裂东侧的佳木斯地块内部的穆棱、鸡西、七台河和桦南地区旋转样式一致,整体发生了30°~40°的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很可能发生在晚白垩世末之后.华北东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差异性相对旋转很可能与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作为深俯冲带的牡丹江断裂的重新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小波函数的基本性质,并根据密山地电场数据的特征选取适合密山地电场数据去噪的的小波族函数,最后综合去噪结果和误差分析结果选出适合密山地电场数据去噪的最优小波函数和最佳分解层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流路时期黄河三角洲沿岸余流场的数值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入海流路改道变迁频繁,有关不同流路时期沿岸余流场变化的认识将为理解入海泥沙输送特征的变动和沿岸泥沙动态提供重要的水动力基础,通过数值对比实验,以分处黄河三角洲北、东两岸的钓口和清水沟流路为例,对比研究了两个流路基本稳定后的初期黄河三角洲沿岸余流场结构及其流速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两个不同流路时期沿岸流系的总体趋势存在一致性,但不同岸段的局部余流场结构、流速及其分布在不同季节都发生了程度不一的变化.在流场结构上,夏、冬季的差异很小,而春、秋季的差异相对较大,特别是在10m以浅的近岸海域的变化明显.高流速区分布,在钓口流路时期具有随各突出沙嘴而生的特点,清水沟流路时则是沿岸线走向、呈条带状延伸,且其分布范围更大、中心流速更高.沿岸余流流速在清水沟流路时期比钓口流路时期大很多,以清水沟口以南海域的流速增加最显著,北岸海域其次,清水沟口以北、神仙沟以南岸段的变化最小,在季节上以冬季增幅最明显.两个不同流路时期沿岸潮致余流场的总体特征也是基本一致的,分布于甜水沟沙嘴(清水沟口)南、北部的涡环结构在清水沟流路时期明显向东北方向移动,清水沟流路时期神仙沟和甜水沟等原沙嘴附近的潮致余流流速存在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二维非结构化剖分网格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非结构化网格剖分是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网格质量直接影响到计算的收敛性和精确度。在GIS辅助建立非结构化网格空间拓扑关系的基础上,针对GIS和实际研究问题给出Spring-Laplace方法——一种新的单元尺度函数定义,在GIS空间算法下利用该方法优化节点位置,并基于推进阵面算法的思想,结合空间邻近拓扑关系实现了三角剖分节点和网格的重新编号算法,方便了开边界条件的赋值,提高了计算效率。实例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网格生成质量,能适应FVCOM数值模型对非结构化网格剖分的要求,其收敛速度快,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1—2021年北京地区6个气象站的逐日最大冻土深度、平均气温、平均地表温度及5、10、15、20、40、80 cm地温等资料,分析了近40年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变浅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3 cm/10 a,各站点最大冻土深度变浅趋势从西到东呈逐渐减弱趋势。北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与40、80 cm地温相关性最好,与地表温度相关性较差。选取2021至2022年北京地区冻土对比试验数据,评估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观测精度,发现仪器安装至少一个冻融周期后与冻土人工观测吻合度更好,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的观测精度与仪器安装位置的地下岩层、土质分布密切相关,需要在仪器稳定运行后根据当地实际优化算法和冻融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