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D、18O同位素确定黑河中游戈壁地区植物水分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7月在黑河中游临泽县平川镇戈壁地区采集降雨、地下水、土壤和植物茎干样品并进行水分的D、18O同位素测试,分析戈壁地区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来源,确定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等荒漠植物的吸水层位及其对降雨和地下水的依赖程度。研究发现:①土壤剖面0~130 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水主要接受降雨的补给;130 cm以下,可能接受潜水蒸发补给,或者是前期较大降雨入渗与潜水蒸发补给的叠加;②土壤水的δD、δ18O值与深度呈指数关系;降雨入渗补给会打乱剖面的稳态,土壤水的δD、δ18O同位素组成是现存土壤水和降雨的混合;③泡泡刺和红砂都是利用深度大于185 cm的土壤水,泡泡刺吸水层位比红砂更深,表明荒漠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更为稳定的潜水水源。  相似文献   
2.
河岸带生态功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它特殊的位置、结构、功能和水文效应,使其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意义,尤其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而言。本文综述了河岸带生态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深入研究河岸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截止2013年,山西省共有各类矿山5001座,矿区面积13233.74km2,因采矿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5类地质灾害共计3828处,影响范围约326.50km2,直接经济损失89141.57万元;其中,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占全部地质灾害总数的78.37%,为主要灾种,且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潜在威胁最大。2004~2013年9年间全省地质灾害总数增幅达80%,其中尤以崩塌增幅最大,由21处增加至404处;灾害规模总体以小型为主,但大型规模增幅明显,由78处增加至764处。现状条件下,产能建设超前、产量严重过剩,而矿产资源需求疲软,导致矿业开发利润空间缩小,开采强度减弱,加之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矿区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地质灾害数量增幅将变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