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296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728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鲜鱼油中添加05、0、2505、00 mg/kg 4种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醋酸酯,在实验的第6、14、28、36和68天测定鱼油中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500 mg/kg添加量内,维生素E醋酸酯对鱼油中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实验期间,EPA(C20:5)、DHA(C22:6)、亚油酸(C18:2)含量明显下降,ARA(C20:4)、亚麻酸(C18:3)先升后降,棕榈酸(C16:1)逐步上升;C14含量逐渐增加,C17则先降后升,C16和C18在实验后期有较大提高。维生素E醋酸酯对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效用系数大小依次为:ARA>EPA>DHA>C18:3>0>C16:1>C18:2>C18:1,对ARA抗氧化效用最大,效用系数达到10.193%,C20:5为0.490%,C22:6为0.364%;维生素E醋酸酯对饱和脂肪酸效用系数大小依次为:C14>C17>0>C18>C16。  相似文献   
2.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飞鸾地区,为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海域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深水岸线长73千米,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深水港北仑港的5倍。10米以上深水域170多平方千米,在任何潮位上都可以随时航行和停泊30万吨巨轮。港外排列着青山、斗帽、鸡公、车安、  相似文献   
3.
将稳定同位素效应引入CLM(Community Land Model),并对巴西马瑙斯站在平衡年的稳定水同位素的逐日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水汽和地表径流中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与相应的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凝结物中δ18O与地面凝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发水汽中δ18O与蒸发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受土壤贮水削峰功能的影响,表层土壤和根区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全无.植被层蒸发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大气的干湿程度存在密切联系: 当降水量少时,大气干燥,植被层的蒸发较少,植被蒸发中δ18O较高;当降水量较大时,空气湿润,植被层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δ18O则较低.植被蒸腾中δ18O的变化与源区水体中δ18O的变化保持一致,尤其是与根区水中的δ18O.由于地下径流直接源自根区水的补充,因此,地下径流中δ18O等于根区水中的δ18O.模拟结果还显示,降水MWL (大气水线)的梯度项和常数项均比全球平均MWL略偏小.尽管主要来自降水的贡献,但地表径流和植被层水体的MWLs与降水MWL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与两类水体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CLM模拟的水量有关.大气水汽线与降水的MWL的梯度值相近,说明大气水汽与降水近似处于稳定同位素平衡状态.另外,模拟的地面的凝结线与植被层的凝结线均与全球大气水线相近,且具有非常高相关程度,说明CLM的模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海和东海的浮游桡足类 Ⅰ. 哲水蚤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浮游桡足类是浮游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分布广,种类多,而且在数量上远超过其他浮游甲壳类,为许多经济鱼类的饵料基础,因此它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在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学的同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类群的调查研究。 关于黄海(包括渤海)和东海的浮游桡足类,过去已有一些零散的报导,但尚缺乏系统的调查。1888-1889年Giesbrecht曾记载过厦门的6种哲水蚤类。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国外学者又陆续做过一些工作,如1932年Mori发表了我国东海及台湾海峡的8种哲水蚤类。1933年Yamada在黄海南部记载了哲水蚤类5种, 1935年他又在东海及台湾记述了5种。1937年Mori发表了过去历年来的调查结果,对东海及台湾东、西两岸的桡足类有较详尽的报导,在115种中哲水蚤类占78种。1949年Sproston曾记载浙江舟山5种桡足类,其中有哲水蚤类2种。1949-1952年Chiba发表了有关黄、东海的浮游生物生态研究,曾记载哲水蚤类10种。1957年БродскИЙ在哲水蚤区系研究中提到分布于黄海的16种,东海北部的8种。1962-1963年Enomoto 在黄、东海鱼类饵料基础的研究中曾提过3种哲水蚤类。国内学者在解放以后,也作过一些工作:1955年沈嘉瑞描述了江苏奉贤哲水蚤类3种;1956年他与白雪娥记述烟台鲐渔场的桡足类22种,其中哲水蚤占11种;1955年郑重引用过张松踪和方金钏在厦内鉴定的(未发表)27种,其中有哲水蚤类23种。在这海区内,除同物异名外,以往学者总共记载了哲水蚤类103种左右。 本文的研究材料系根据:1951-1963年间在渤海、黄海西部以及辽宁、河北和山东沿岸采得的标本,和1956-1964年在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以及东经125°以西的东海陆棚区以内所采到的标本。文中共记述了哲水蚤类134种,分隶于21科、47属,其中有8种新种,有39种为黄、东海区的首次记录。还必须提到,我们尚缺乏以往学者记载过的某些深水种(如Racovitzanus antarcticus, Metridia pacifica, Scottocalanus helenae,等)的记录,这些种类分布在东经125°以东的东海深水区,这有待于今后继续补充。本文主要依据Sars(1903)的分类系统,并参考БродскИЙ(1950)在哲水蚤分类上的修订意见而写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模糊聚类法对杭州湾水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杭州湾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图5,表6,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屺坶岛站长期波浪观测资料和有关寒潮、台风资料,分析了该区的波浪状况。对波型特征,各向波浪统计量的特点和波浪的季节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推算了五个方位的不同重现期、不同累积率的设计波高和不同重现期的平均周期。针对大浪、巨浪来自偏北向的特点和产生偏北大浪主要由寒潮和台风天气过程,讨论了寒潮天气过程引起的大风、大浪特点,总结了影响该区台风路径特点以及由它影响产生偏北大风、大浪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在海岸工程中,波高和周期是两个考虑的重要参数。然而,这两个参数对多数海区不得不靠后报获得。因此,研究可靠的预报(或后报)方法是很重要的问题。风是形成风浪的直接动力,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风与浪的关系中,提出了许多半理论、半经验的或纯经验的预报模式。对于开阔海域深水风浪而言,目前国外多采用与实际符合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温硁开 《海岸工程》1994,13(1):31-35
为了解决孤东外海原油生产的运输、加快浅海油田的开发,对拟建外海油码头进行了探索。认为如果浅海原油生产具有相应的规模,或短期内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则建设外海油码头的经济性是可行的,特别是社会效益比较可观。可以肯定,它的建设能为孤东、孤岛、河口等地和东营港的开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加速度计测波浮标已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测波方式并非最理想的。同时对其存在的漂移原因也众说纷纭。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采用浮标测波在原理上的误差,以及在理论上分析造成加速度计测波浮标输出存在的波形漂移和畸变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并根据变化规律可以找到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方法。从而希望能对测波仪的研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