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州湾的泥沙来源及其自然沉积速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州湾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湾,驰名中外的青岛港就在该湾之中。由于海湾水深域阔,隐蔽平静,因此,它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居非常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现有青岛港的泊位和设备已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在胶州湾内开辟新的港口已势在必行。但胶州湾内岸区水深条件较好的地方均被利用,再加上建港所需的其它条件,需向湾内其它地方,如黄岛前湾、海西湾发展。然而,这些地区水深较浅,有较厚的松散沉  相似文献   
2.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针对赤道海域茎柔鱼特定种群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茎柔鱼生物学数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557 g;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 °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形树和森林动态生长模型的森林冠层雷达相干散射模型.和非相干散射模型相比,相干散射模型不仅考虑了每个散射体的空间位置信息,还保留了后向散射信号中的相位信息.利用已建立的模型模拟了大兴安岭常青林场某一区域白桦纯林的雷达后向散射信号,验证结果说明模型是可靠的,是可以用来反演森林的几何结构和生物物理参数的.  相似文献   
4.
山西水2井和岳42井水位记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唐山地区同一地质单元内、同一观测含水层、水位动态相同的山西水2井和岳42井记录的水震波曲线,显示两井记震能力相差很大,从井孔结构、地震面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两井记震能力差异性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井孔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水位记震能力大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6.
桩端沉降测量和试桩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桩在传递上部荷载与地基土之间产生的应力应变过程,表现为桩的弹性杆件和地基土的弹—塑性变形特征。从而对受荷桩,尤其是长柱和超长桩的应力应变特征有了更切合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加速度随距离的衰减关系,对于抗震设计是重要的.一次大地震破坏严重的地区一般在几十千米的范围内,因此,近场衰减关系研究就更重要.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几次地震的地面运动资料比较充足,较之远场而言,近场衰减的研究则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8.
PNN网络在预测MCS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网络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概率神经网络(PNN网络)对1998年夏季影响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东移的环境物理量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原上MCS移动方向与环境物理量场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使用概率神经网络预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具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为研究高原上MCS东移与环境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The Drake Passag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nd Tierra del Fuego in the south of South America. Surface sea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seven sites in the Drake Passage 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 of 2012. The 16S rRNA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from 187 isolated bacterial strains. Three phyla, 29 genera and 56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The three phyla were Actinobacteria, Firmicutes and Proteobacteria; the Proteobacteria included α-Proteobacteria, β-Proteobacteria and γ-Proteobacteria. γ-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were the dominant class or phyla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species. Gram-positive 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accounted for 57.8% of all types identified. There were nine dominant genera, including Curtobacterium, Staphylococcus, and Halomonas, and 14 dominant species including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Curtobacterium pusillum, and Staphylococcus sciuri. Of the strains identified, 87.2% were catalase positive or weakly positive.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奥尔托喀纳什等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层位稳定,厚度较大,Mn平均品位达35%以上,为中国最富的碳酸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该组岩性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建造组合,可划分为台内浅滩、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等4个相类型。成矿分为三个期次,第一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矿石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硼锰矿组成;第二期为热液改造期,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硫锰矿、锰方解石(脉)、重结晶菱锰矿、蔷薇辉石及滑石、石膏等;第三期为表生氧化期,发育少量软锰矿、水锰矿、硬锰矿等。锰矿石具有较低的Fe/Mn比值、V/(V+Ni)比值和强烈的Ce正异常,表明Mn是在氧化环境下,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富集。含锰岩系顶、底板岩石中含较多成熟度较差的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以及具有较低Al/(Al+Fe+Mn)、Y/Ho、Co/Ni比值的锰矿石,说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水活动。奥尔托喀纳什锰矿具有"内源外生"的特点,锰矿石及菱锰矿具有负的δ~(13)C值(-23.3‰~-13.2‰),表明锰矿经历了先成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再被还原转化成菱锰矿的过程。此外,有机质所导致的更为强烈的还原作用是本矿床富锰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后期构造叠加致使矿体发生变形,矿体形态受褶皱控制。矿石受到强烈改造,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蔷薇辉石等,晚期经历氧化淋滤作用形成软锰矿、水锰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