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了2002-2007年6年期间的北京房山站(BJFS)连续观测数据,利用BERN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该站的对流层延迟,再利用该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离干延迟获得2mm精度的湿延迟,计算出BJFS站的可降水量(PWV),组成长达6年的时间序列,初步探讨北京地区的季节性降水量变化,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可降水量影响,通过数据走势,预测计算不同季度的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2.
连续运行参考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简述国内外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状况以及广泛的应用,描述连续运行参考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与软件设计、数据自动传输、系统报警和远程监控等多种关键技术,为今后设计和建设连续运行参考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哀牢山地理位置特殊,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资料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首先对哀牢山风景旅游物色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开发前景最后提出了全面调查,统一规划等开发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的主要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人及笔者最近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除赋存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地下水及铀矿而外,还赋存着巨量的油页岩资源.油页岩分别赋存于早二叠世山西组、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晚三叠世瓦窑堡组及中侏罗世早期延安组、中侏罗世晚期安定组地层中;在空间上,油页岩多呈层状展布于盆地内部而隐伏于地下.中、晚三叠世延长组和中侏罗世早期延安组是主要含油页岩层位.早二叠世油页岩形成于海陆交互的滨海环境,中-晚三叠世延长组中的油页岩形成于陆相深湖或半深湖环境,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油页岩、中侏罗世早期延安组油页岩形成于陆相湖泊三角洲湖沼环境,与煤层共生,而中侏罗世晚期安定组油页岩仅局限于陆相半深湖环境.通过对陕西铜川北部和宁夏固原炭山典型油页岩矿的剖析,查明鄂尔多斯油页岩矿层厚度一般为4~36 m,含油率一般为1.5%~13.7%(下限略低于3.5%这一油页岩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本次低于部分暂不参加资源量的计算);发热量一般为1.66~20.98 MJ/kg,视比重1.55~2.46.埋藏2000 m以上的页岩油资源量(334)达2000×108 t以上,其中探明储量(121)1×108t,显示了巨大的资源前景.盆地东南部及西部的油页岩埋藏浅,部分地段探明程度高,交通条件好,如果及时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获得初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为鄂尔多斯油页岩的开发利用获取开拓性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密切结合勘探实际,以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为主要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对象,以多学科的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为指导,结合盆地构造演化,通过对奥陶系不整合侵蚀面上下地层组合情况的深入分析,把印模法与残厚法结果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了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恢复的方法思路及其古地貌发育特征,探索了古地貌恢复的新方法--综合法,建立了解释和恢复古地貌单元属性的综合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奥陶系侵蚀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组合可以分别被划分为上薄下薄、上厚下厚、上厚下薄、上薄下厚4种基本型式以及上次厚下次薄、上次薄下次薄、上次薄下次厚、上次厚下次厚等8种子模型;相应的古地貌解释包括了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以及残丘、台地、残台、阶坪、沟谷、浅洼、深洼等11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岩溶高地出现于研究区西南角,分布局限;岩溶斜坡占据了研究区的大部分,其主力地貌单元为斜坡台地与斜坡阶坪;岩溶盆地位于研究区东部,其主力地貌单元为盆地浅洼。  相似文献   
6.
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本文介绍了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定义、功能和建设现状,阐述了基准站建设的工作流程和建设要求,并对基准站设备安装、系统组成以及关键配置等系统集成内容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国家基准站的建设特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国家基准站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统一管理需求和信息共享交换不足的问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构建了一套网络化的基准站建设备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全国基准站摸排和核查结果信息为数据基础,利用集中在线式设计架构和数据库自动识别同步技术,提出了基于空间拓扑结构的基准站信息表单构建方法,实现了相关性信息唯一标识、动态关联以及基于主辅标识的基准站信息管理工作流。系统解决了数据库之间实时联动更新问题,实现了全国基准站的信息交互共享和统一规范管理,已成为全国基准站建设和应用高效管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一、昆明盆地地下水概况盆地地下水主要有两大类,即:浅层(松散层)孔隙水和中—深层基岩水(溶岩水,裂隙水)。浅层孔隙水盆地内松散层分布较广,地层从上新统至全新统,主要成因类型有冲积、洪积、冲洪积、湖积、冲湖积,岩性以砂砾石、粉砂质泥岩、粘土等为主,沉积厚度一般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盆地中心最厚逾千米。松散层中含有较丰富的孔隙水。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2—29米,最深51.5米;含水层厚度一般3.5—32.5米,最厚67.5米。由于松散层渗透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GPS差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差分信息的传输。介绍了GPS差分网络系统的组成和VSAT卫星通信情况与优势,利用网络技术,以VSAT系统为实例研究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同时通过软件开发完成了数据中心利用VSAT网络对差分基准站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洛杉矶盆地下面,深度为5-18km结晶基岩处的地震,在三分向地震图上,观测到了20-120ms的S波的分裂。发生在5km厚沉积层底部上术基岩中的浅震S波分裂现象不明显,而较深的地震S波分裂现象刚随深度逐渐明显,快S波的偏振方向为南北方向,与地震和接收点之间射线的方位角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