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8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君厚  任培政 《中国沙漠》1996,16(3):258-265
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等指标,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不同生境(荒漠区、绿洲外围、绿洲内)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指标值能有效地表征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生境的优劣;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D=0.603~2.984)和均匀度(J=0.337~0.691)都较低,而生态优势度(C=0.724~0.195)较高,说明荒漠植被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群落结构越复杂,多样性指数越高;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D和J随生境渐好而递增,C随生境渐好而递减,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落的发展阶段和稳定程度,越接近顶级阶段,多样性越高,且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群落演替进程的加速;干旱区弃耕撩荒地次生演替植被,在弃耕初期多样性随弃耕年限增大而减小,后期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且各演替阶段植物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及实景三维建模可以弥补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方式获取地表建筑物侧面纹理的不足,同时建模效率与纹理真实性要远高于传统人工三维建模,成为当下测绘专业实景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方式。但是,由于无人机从空中获取的多视角影像中仍存在一定视角缺陷,导致建筑物外立面所建模型存在一定质量问题。本文提出的空地融合倾斜摄影测量建模方案是通过低空无人机与地面摄影的方式获得建筑物外立面更精准的影像,弥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因遮挡问题造成获取的影像数据源不足及分辨率低等问题,提高外立面纹理细节与精度,将如此获得的多源影像进行融合建模,可明显提高建模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2.5°×2.5° NCEP/NCAR月平均资料、1°×1° FNL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1951年至2016年1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和西伸脊点两项环流指数,从事件实况(降水、气温和冰冻灾害)、环流条件、能量条件、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几个方面出发,对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和2016年1月20至25日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0801南方雪灾"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降水范围大、过程持续时间长、灾害重;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降水范围小、过程持续时间短、灾害轻。"0801南方雪灾"冷空气强度不如2016年1月强。(2)造成"0801南方雪灾"的亚欧大环流背景为"北脊南槽"型,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的亚欧环流形势中低纬同位相,从西伯利亚到伊朗为脊,中蒙由低涡控制。(3)与"0801南方雪灾"相比,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期间我国南方对流层中下部10°~20° N的温差较强。(4)"0801南方雪灾"水汽输送偏北(到达34° N)且更高(到达300 hPa),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期间水汽输送偏南(到达28° N)且较低(到达400 hPa)。(5)"0801南方雪灾"水汽输送轨迹在5 000 m、3 000 m和1 500 m高度均以西南路径为主,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期间水汽输送轨迹在5 000 m、3 000 m和1 500 m高度均以西北路径为主,冷空气沿着低压底部从西北移至南方变性增湿。(6)2008年1月26至28日整层垂直运动弱,但向上扩展高(至200 hPa);2016年1月22日至24日垂直运动强,但扩展高度低(500 hPa以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发育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空间展布特征显示其为大石寨组火山岩的西延部分。为查明该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属性,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及流纹岩组成。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喷发时代为275~311 Ma,属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性岩富钙贫镁,富集LREE及K、Rb、Ba,亏损Nb、Ta,具有弱Eu异常,安山质岩浆可能是由基性岩浆分离结晶形成的,但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混染。酸性岩贫钙镁,富硅碱,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亏损Nb、Ta、Sr、P、Ti,反映岩石成因与中下地壳的熔融及其后期的分离作用有关。在构造判别图解中,中性岩具有板内玄武岩特征,而酸性岩具有A2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已发表资料推断,西乌旗大石寨组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暗示古亚洲洋至少在早二叠世之前已经闭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3-2007年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逐日输出产品与青海地区2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作为试验资料, 利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进行因子选择, 并以单隐层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作为降尺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用2003-2006年间的11月1日~次年3月1日的资料作为训练样本, 以数值预报产品和前一日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因子, 建立青海省25个气候站的冬季最低温度的24, 48, 72 h预报模型, 并且以2006年12月和2007年的1、 2月作为24, 48, 72 h逐日最低温度预报试验时段。试验表明, 对于青海地区来说, 青海北部地区的预报命中率总体好于南部高原地区; 在4种对比方案中, 以选择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前一日地面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主要因子的方法相对较优, 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 24 h历史实况的作用逐渐减弱; 对于所有台站来说, 这4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所有方案; 在实际业务运行中, 对不同的台站应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案进行实际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地区大气低能见度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天依  王式功  尚可政  佘峰 《气象》2012,38(9):1087-1095
利用环渤海地区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大气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低能见度出现频率年际变化特征表现为弱的上升趋势和周期振荡,主要周期为2、4和6~8 a;月际变化特征为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夏季的7月,次峰值为冬季的12月,一天中的08时刻最易出现大气低能见度,整个地区大气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根据各季节大气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的不同将整个地区分为三个区域,Ⅰ区包括渤海湾东北角的辽宁靠近黄海的小部分地区及渤海西北面的辽宁与河北毗邻的一部分地区,Ⅱ区包括渤海北部的辽宁小部分地区和京冀大部地区及南部的鲁北部等地区,Ⅲ区为黄海沿岸地区,各区高湿度、小风速是造成大气低能见度的相对重要的气象条件;大气低能见度出现前期或同时刻,低层基本都会维持一个逆温层或等温层和湿层。  相似文献   
9.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关于坳拉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了坳拉槽概念的起源和沿革,并据研究现状,对其含义和形成演化的基本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