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湖泊水文学的奠基人施成熙教授因病于1990年1月13目在南京逝世,终年80岁。 施成熙教授字止敬,1910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同年赴美留学,获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历  相似文献   
2.
陈述洋 《海岸工程》1989,8(4):61-64
通信在筑港施工中,从生产班组到工程指挥部部是不能缺少的。它也是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通信技术还比较落后,通信服务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是解决筑港施工中通信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通信技术水平为基础,提出了适合筑港施工需要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共同发起的“东中国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定于1983年4月12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会议将涉及陆架沉积作用的地质、物理、生物及化学诸方面.主要内容有:河口环流和沉积作用;陆架水系环流及其沉积作用过程;陆架沉积中的生物改造作用;水体和底质中化学组分的迁移和再循环;陆架沉积物的冲刷和淤积过程及相关的海底形态的结构和构造.  相似文献   
4.
5.
6.
7.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常委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海洋学报》副主编、我国海洋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和海洋物理学奠基人,我国著名海洋学家毛汉礼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1988年11月22日在青岛不幸逝世。终年70岁。  相似文献   
8.
9.
正近日,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接受记者专访。专访中,王宏局长着重介绍了我国"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十三五"期间海洋经济的新举措。海洋经济有五大新亮点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王宏:"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为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具体概括为"五个新":1.海洋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当海洋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海洋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2.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亮点"。海洋经济发展正在从规模速  相似文献   
10.
浅表古老花岗中浅埋隧道常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拱顶下沉,波及地表产生地面塌陷,影响工程稳定及人员安全。以集宁隧道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围岩稳定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太古代集宁片麻状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岩体结构控制和岩体质量分级方面研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花岗岩中-微风化特性、大部分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节理裂隙夹泥,变形破坏以多组节理切割下块体掉落和塌方为主要形式。在花岗岩古风化壳与上第三系泥岩交界处出现差异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浅埋隧道段塌方发展到地表形成4个长轴与隧道轴线一致的椭圆形塌陷坑。现场应力监测结果显示顶拱接触压力小于自重应力,侧压力更小,对顶拱稳定不利。为保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在此区段采取针对块体稳定和塌方的加强支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