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Eighteen gametophytes including L.japonica ,L.ochotensis and L.longissima,were verified with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Eighteen ten-base primers were chosen from 100 primers selected for final amplification test.Among the total of 205 bands amplified ,181(88.3%) were polymorphic ,The genetic distance among different strains ranged from 0.072 to 0.391,The dendrogram constructed by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UPGMA) method showed that the female and male gamtophytes of the same cell lines could be grouped in pairs respectively,It indicated that RAPD analysis could be used not only to distin-gusih different strains of Laminariz ,but also to distinguish male and female gametophyte within the same cell lines,There is ambiguous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if judged mereely by the present data It seems that the use of RAPD marker is limited to elucidstion of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pecies of Laminaria.  相似文献   
2.
北黄海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近海氮的循环机制,采用乙炔抑制法和现场静态箱法对北黄海夏季局部海域的反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2.5~5.8μmol/m2.h之间,平均4.85μmol/m2.h。影响其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其次是温度。北黄海的反硝化速率低于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  相似文献   
3.
陶礼文  王晓东 《海洋学报》1983,5(6):709-718
近年来,夏季季风的中期变动问题曰益引起注意,这一方面由于想通过季风中期变动的研究,来解决季风区的中期预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季风中期变动机制的研究,探讨夏季大气环流的中期变动机制,因而具有较火的理沦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季风区中,主要发现两种周期的中期变动,一种是40-50天周期的变动,另一种是准双周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variations of summer mont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oscillation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monsoon, one has a period of forty days, the other, fourteen day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oscillation of a period of forty days is caused by the alternative extension of the monsoon trough eastwar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westward in the West Pacific.It is our opinion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in the West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system which is independent - of the Indian monsoon and that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se two monsoon systems is at the longitude 100°E.  相似文献   
5.
王晓东  池永 《岩土工程师》2003,15(2):49-53,54
文章针对沉管隧道施工特点,介绍了宁波常洪隧道干坞施工和沉管制作中的施工技术,并对后浇带、端钢壳、GINA止水带、钢压载水箱等相关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矿坑水净化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矿坑水的净化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不同水质特点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矿坑水净化处理与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断面的紧闭程度和断裂带内填充物的岩性。在定量计算断面正压力和断层两侧地层泥地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垂向封闭因子(Fv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断面正压力与断层两侧地层泥地比的乘积。通过该参数可以定量评价断层的垂向封闭能力。以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断裂为例,在建立断层垂向封油、气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应用断层垂向封闭因子(Fvs)定量评价了该断裂带的成藏期垂向封闭性及现今垂向封闭性,分析了该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安徽省夏玉米主产区37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选取修订后的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作为表征夏玉米干旱的指标,分析了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季内干旱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表征干旱风险大小的干旱风险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安徽省夏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水分亏缺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夏玉米成熟后期的干旱现象有加重趋势;抽雄开花期是干旱频率及干旱风险较高的时段;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干旱频率与干旱风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夏玉米营养生长阶段二者的高值区在淮北北部,而在夏玉米生长中后期,干旱主要发生在沿淮西部和江淮南部。整个生长季内,沿淮淮北西部是干旱高发和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张浩  马晓群  王晓东 《气象》2015,41(7):899-906
利用安徽省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资料,采用水分盈亏指数分析了安徽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和关键期(孕穗至乳熟期)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旱涝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和关键期水分盈亏指数基本呈纬向分布,合肥以北水分亏缺明显,江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水分供应基本充足,越往南水分盈余程度越大,总体来看缺水程度关键期大于全生育期;近40年冬小麦水分盈亏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波动大,旱涝灾害风险增加。干旱主要发生在沿淮淮北地区,涝渍在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发生频率较高,典型旱涝年平均减产率分别为4.2%和12.4%;造成冬小麦减产10%的中度旱灾风险北部大于南部,中度涝灾风险南部大于北部。南部涝渍风险和造成的产量损失明显大于北部的干旱,水分偏多的南部地区要尽量减少冬小麦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冻结井筒解冻后频繁发生涌水灾害的情况,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冻结技术、井筒地层条件及解冻涌水特征。结果表明,涌水发生是由于解冻后冻结止水帷幕失效,冻结管周围地层介质渗透性增强,介质接触界面粘结强度降低而致界面缝隙扩大连通,使冻结钻孔连通含、隔水层而形成竖向导水通道,通道内高压水通过井筒薄弱部位发生涌水。采取在井筒外围适宜地层开挖环形巷道,在环形巷道内逐个切断冻结管并向冻结管内外注浆加固,最后将环形巷道用混凝土回填,形成人工隔水塞层。利用RFPA2D-Flow渗流耦合模型验证了该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且利用FLAC3D程序计算出环形巷道距离井壁7.50 m是最佳开凿位置。经该措施处理后的井筒涌水由原来的90 m3/h降低至2 m3/h,且井筒保持了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