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松桃县普觉锰矿区浮土掩盖严重,追索地质构造线特别困难。为调查尖山至猴家庄一带隐伏断层特征及锰矿层分布,采用EH4连续电导成像仪作了1条大地电磁法测深试探剖面。物探异常显示:F1断层面呈低阻到高阻电性不连续界面,断面向呈波状起伏近直立分布;物探异常还显示:F1断层东盘含锰地层出现一背斜一向斜褶皱构造,背斜轴面倒转。试探结果证明EH4物探方法对探测该地区深部隐伏地质构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桥梁工程中存在形状各异的桥墩,在研究不同截面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时,桥墩尺寸的定量描述非常重要。以台阶式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等效桥墩宽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类公式本质上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桥墩平均阻水宽度。开展了台阶式沉井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类等效墩宽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Melville和Rau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估算考虑动床条件下台阶式沉井的平均阻水宽度;进一步收集了国内外193组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局部冲刷试验数据,数据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elville和Ran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且保守地量化大多数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截面非均匀性;最后基于数据集冲深墩宽比统计结果对该公式近似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伊春市国土资源局新一任党组班子自2008年6月组建以来,一以贯之地秉承人本理念,系统推进队伍建设,在提升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体现人文关怀、保证干部安全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全市国土系统队伍建设实现登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4.
贵州镇远马坪“东方一号”岩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含金刚石原生矿母岩,马坪地区发现的岩体属于金伯利岩浆体系的浅部相,其深部可能存在规模较大的隐伏岩管或岩筒。为揭示马坪地区深部含金刚石隐伏岩管或岩筒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区内开展了80 m×40 m高密集网度的音频大地电磁勘探工作;利用三维正演技术模拟研究区纯地形响应并在实测数据中去除,得到的定性解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静态效应扭曲的AMT阻抗相位不变量分布形态;使用AR-QN拟牛顿反演方法对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根据研究区岩性统计结果设定地下单元的电阻率变化区间,获得了可靠的三维电性结构;最后依据地表发现的岩筒、钻孔揭露的多条岩脉等地质资料对该地电模型进行精细解释,勾画出了隐伏岩管(岩筒)的形态,为区内下一步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方向及预测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泥质分布形式对泥质砂岩电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将混合理论用于结构泥质、将基于距离的升尺度(DBU)方法用于层状泥质电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实际岩心资料以及井资料的分析处理,证实了将混合理论用于结构泥质、将DBU方法用于层状泥质砂岩电性研究的合理性,最后利用上述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泥质含量、泥质的分布形式等对泥质砂岩电阻率的影响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泥质砂岩电阻率逐渐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含水饱和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测量电流方向与层状泥质垂直时,泥质对电性的影响较弱,但层状泥质和结构泥质的相对含量对结果的影响很大;当测量电流方向与层状泥质平行时,泥质对电性的影响较强,但层状泥质和结构泥质的相对含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激发极化法在大硐喇汞锌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明平  朱大伟 《贵州地质》2006,23(4):312-314,322
论文主要介绍了高密度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设备技术参数及其在黔东北地区汞锌矿勘探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结合贵州铜仁地区西部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其热矿水成因及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形成类型为大断裂一深循环型,形成原因为上地幔顶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巨大热能沿松桃一榕江断裂上升,经由北东组走滑断束传输到地表构造。在碳酸盐岩处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进入深部对流循环,再沿导水断裂补给背斜与断裂联合蓄水构造。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贵州铜仁松桃锰矿整装勘查区深部找矿难度加大的现状,特别是隐伏构造的识别对于第二空间(500~2 000m深度)找矿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当前锰矿床后期保存条件的研究需要,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深部隐伏构造的识别很有必要。以区内岩石物性特征为基础,结合“大塘坡式”锰矿地质模型,建立了初步的正演模型,比较了正演TE、TM两支理论正演曲线,TM模式视电阻率响应较TE模式纵向分辨率强;对比了两支曲线在断层上下盘的响应特征。贵州省松桃县李家湾锰矿实测数据的不同反演结果表明:以一维Occam-TE反演作为初始模型的二维NLCG-TE反演能较好地反映真实的电断面结构。通过剖面电性结构特征分析,为查明“大塘坡式”锰矿深部构造格架及其对含锰岩系的破坏程度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为进一步“攻深找盲”工程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含水多孔介质被垃圾渗滤液污染后的电阻率模型,实现基于土体电阻率的污染物量化分析,以不同粒径组成、不同初始含水量三种渗滤液污染砂土为样本进行了电阻率测试,基于实验结果对污染砂土电阻率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污染砂土电阻率普遍随渗滤液侵入量增大呈指数降低;和相同含水程度未污染土相比,污染土电阻率值更低,降低幅度随初始含水量增大而减小.渗滤液污染导致的孔液电阻率变小、孔隙水含量增大是导电性增强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污染过程也存在导致土体导电性降低的因素,降低因子受土的类型和初始含水量控制.涵盖这些因素的Archie型公式可作为渗滤液污染土的电性基本式,进而可利用这个基本式实现土体中污染物含量的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