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1999~2018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解算并分析了四川"Y"形构造区各周期网格速度场、地壳应变率场,并讨论了近20年尺度的地壳应变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 2008年汶川地震前1999~2007期GPS速度场相对稳定,整体"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变化不大,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发生较大变化,由4.0 mm/a增至10.0 mm/a。2) 1999~2007年,整个四川"Y"型构造区应变场演化特征微弱,而汶川地震之后的两个周期,最大剪应变自龙门山山前断裂向西到汶川一带,形成了由高到低、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梯度带。龙门山断裂带以ES或EES向的主压应变为主,其量值变化范围为5.0×10-8/a~12.0×10-8/a;鲜水河断裂由震前主拉应变,改为震后近EW向的主压应变特征。面膨胀结果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由震前低密度梯度带瞬间变为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变化区。3)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是最为重要的时刻分割点。近20年的应变率场变化,更似一个"时间—地壳构造运动"的大轮回,目前四川"Y"型构造区整体处...  相似文献   
2.
活动断层自动化制图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图制图的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效率和规范性.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自动化制图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探讨了自动化制图的流程;结合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自动匹配检查、拓扑检查两项辅助技术,用以保障制图质量;最后,设计系统实现了活动断层制图的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其他如气候、...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9~2018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解算并分析了四川“Y”形构造区各周期网格速度场、地壳应变率场,并讨论了近20年尺度的地壳应变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2008年汶川地震前1999~2007期GPS速度场相对稳定,整体“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变化不大,但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发生较大变化,由4.0 mm/a增至10.0 mm/a。2)1999~2007年,整个四川“Y”型构造区应变场演化特征微弱,而汶川地震之后的两个周期,最大剪应变自龙门山山前断裂向西到汶川一带,形成了由高到低、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梯度带。龙门山断裂带以ES或EES向的主压应变为主,其量值变化范围为 5.0×10-8 /a~12.0×10-8 /a;鲜水河断裂由震前主拉应变,改为震后近EW向的主压应变特征。面膨胀结果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由震前低密度梯度带瞬间变为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变化区。3)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是最为重要的时刻分割点。近20年的应变率场变化,更似一个“时间—地壳构造运动”的大轮回,目前四川“Y”型构造区整体处于2008年汶川地震前较为稳定的活动周期。龙门山断裂带仍值得我们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潜标系统作为探测海流、温盐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常用装备,其水下姿态和受力状况直接影响其作业性能。在海流、波浪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潜标锚泊系统的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不可避免,进而干扰挂载的探测设备。本文基于OrcaFlex软件,首先对文献中的潜标锚泊系统进行了静力分析,并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良好。然后对5种VIV时域模型逐一与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比选,发现精度最高的时域模型为米兰原创模型。最后采用该时域模型对潜标锚泊系统的VIV振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流速条件下潜标锚泊系统振动幅值、振动频率沿系缆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潜标锚泊系统的振动频率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最大振动幅值为系缆直径的1.8倍(仅适用于此潜标),且潜标锚泊系统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均在浮球和水听器等设备挂载处发生突变,说明在潜标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设备布置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合成速率法、趋势累积率法与跨断层资料等的结合,从时空的不同角度分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主要断裂应变积累的运动特征。结果显示:(1)2010~2016年,祁连山断裂带呈微弱拉张的运动态势,海原断裂带由张转压,六盘山断裂带在门源地震前显示张性运动,震后发生转折;(2)长期来看,基于趋势累积率D_c的计算结果显示了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累积应变略高于东段,从量值上看整个青藏块体东北缘D_c高值区位于六盘山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