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云南中部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滇中侏罗系磁极性地层柱,为国内及该地区侏罗系地层单元的时代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的结果,修订了滇中侏罗系的顶界和上、中侏罗统的界线,建立了中、下侏罗统和侏罗系—三叠系界线数据。经对比发现,滇中侏罗系古地磁极与扬子地块侏罗系古地磁参考极之间有较大差异,反映滇中地块自侏罗纪以来曾向南发生了明显移动,产生过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2.
四川江油地区上泥盆统三分量样品和下石炭统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上泥盆统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且以假单畴、多畴和少量单状态存在,下石炭统样品的载磁矿物则主要是假单畴和多畴磁铁矿的混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的中温分量由假单畴磁铁矿携带,上泥盆统样品的高温分量则由记录了岩石原生剩磁的单畴磁铁矿携带。  相似文献   
3.
对采于四川北部江油 北川地区 (31.4°N ,10 4 .3°E)下石炭统 39个采点的 334块灰岩标本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古地磁学研究 ,结果表明 ,标本中剩磁方向具有明显的双分量特征 ,低温 (10 0~ 30 0℃ )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下与现代地磁场方向基本一致 ,且不能通过褶皱检验 ,应是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 ,中温 (30 0~ 4 80℃ )反极性分量在地层坐标系中具有高负倾角的特征 ,其形成可能与早侏罗世岩层的褶皱弯曲有关 .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山间盆地早白垩世岩石的磁组构和古地磁新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认识天山褶皱带及其南北两侧块体在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始新世碰撞前的古构造格局, 揭示该地区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总的运动学特征, 我们在中国西部的吐鲁番山间盆地内开展了系统的白垩纪古地磁研究. 经系统热退磁, 绝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一具双极性特征的高温剩磁分量. 热退磁特征和岩石磁学结果表明这一高温特征分量主要为赤铁矿所携带. 正的褶皱和倒转检验结果表明此高温特征分量为成岩时或稍后获得的原生剩磁. 与中国西部各块体上所获得的白垩纪古地磁结果相类似, 吐鲁番山间盆地的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相对于稳定的欧亚大陆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倾角偏差. 但磁组构研究表明吐鲁番盆地早白垩世胜金口组砂岩不仅具有较弱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 且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与高温特征剩磁倾角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由吐鲁番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磁极与塔里木和准噶尔地块的结果及稳定欧亚大陆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相对比, 发现吐鲁番山间盆地在新生代印度板块的碰撞和持续挤压下相对于其南侧的塔里木地块未发生明显的构造运动; 但相对于其北侧的准噶尔地块和欧亚大陆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南北向构造缩短.  相似文献   
5.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部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的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构造意义。本文综合GCT泽当-琼结段断层的宏观与微观变形特征,对断裂带石英脉、围岩中石英和云母矿物的电子背散射(EBSD)组构及断层两侧岩石磁组构(AMS)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AMS主要贡献来自顺磁性云母、绿泥石等,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以压扁状为主,磁面理与构造面理(劈理、断层面)基本重合,显示较强的构造变形磁组构特征;磁线理优选方向近南北向,且与观测北向逆冲断层方向一致,揭示剪切作用在变形过程中的持续作用。研究发现泽当地区GCT附近石英微观结构从围岩至断层区,石英至少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微观变形机制:围岩区溶解蠕变、断裂带石英以膨凸重结晶和亚颗粒旋转重结晶作用为主。断裂带石英的c轴EBSD组构指示变形为低温(300~400℃)环境,其中黑云母的结晶学优选(CPO)与磁组构主轴优选方向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顺磁性矿物黑云母对AMS的主要贡献。综合研究表明泽当地区GCT的韧性变形是断层处在中上地壳韧性带的活动阶段变形的结果,也代表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在碰撞、高原隆升期的变形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Studies on the Arabian Sea coastal anoxia have been of immense interest, but despite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re is spars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bes involved. Hence,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ff Goa (15 degrees 30'N, 72 degrees 40'E to 15 degrees 30'N, 72 degrees 59'E)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that mediate the changes in various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the water column during anoxia. Water column chemistry showed a clear distinct oxic environment in the month of April and anoxic condition in October. Our study based on microbial signatures indicated that oxygen deficit appeared as a well-defined nucleus almost 40 km away from the coast during the oxic period (April) and spreads there after to the entire water column synchronizing with the water chemistry. Striking results of net changes in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nitrification blocked and unblocked experimental systems show that denitrification is the predominant process in the water column consuming available nitrate ( approximately 0.5 microM) to near zero levels within approximately 72 h of incubation.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supported by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nitrite concentration ( approximately 4 microM). Similar studies on denitrification-blocked incubation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nitrification to feed denitrification. Nitrification could contribute almost 4.5 microM to the total nitrate pool.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ammonium and 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pool (r=0.98, p<0.001, n=122) was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e latter with nitrite and nitrate. The occurrence of high ammonium under low phosphate conditions corroborates our observations that ammonium does not appear to be locked under low oxygen regim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mmonium actively produced by detrital breakdown (ammonification) is efficiently consumed through nitrification process. The three processes in concert viz. ammonification,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ppear to operate in mor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ximity than hitherto appreciated in these systems and this gives additional cues on the absence of measurable nitrate at surface waters, which was earlier attributed only to efficient algal uptake. Henc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alarming nitrous oxide input into the atmosphere could be due to high productivity driven tighter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coupling, rather than denitrification driven by extraneous nitrate.  相似文献   
7.
目前来自以烧制陶瓷为主的考古磁学古强度数据存在较大的离散度,且缺少验证性的实验研究,制约了对人类历史时期地磁场强度变化的认识.本文以现代烧制的陶片为材料,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接受程度最高的双加热方法测量其古强度,并进行了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仅一个样品所测得的地磁场强度与参考值相符(测量值46.4±3.7μT,参考值48.2μT).两个样品古强度数据虽然通过了各项可靠性检验,但最终结果存在约20%的偏差(测量值38.6±3.8μT、43.5±4.1μT,参考值50.4μT),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其载磁能力在加热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对于陶瓷样品,pTRM系列各项检验并不能完好地验证其载磁能力是否发生了改变;岩石磁学实验应该作为其古强度研究的第一步筛选条件.  相似文献   
8.
古地磁多磁成分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古地磁的研究中,如何从复杂多样的退磁数据中获取能够代表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磁场方向的原生剩磁组分,是关系到古地磁数据是否可靠、古地磁结果是否令人信服的根本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退磁数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获取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的原生剩磁方向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多磁成分分离技术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重磁化大圆的极和线性坳陷区内退磁平面的极的最佳拟合大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提出了综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谱分析法、重磁化圆法以及退磁平面及重磁化大圆的二次拟合法,对来自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进行系统分析,以获取一组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10.
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参数和不同环境中磁性矿物变迁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环境磁学在土壤污染和大气等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