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成矿带位于北秦岭北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裂谷带南缘的变质火山岩区,受油房-皇台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及燕山-印支期的侵入岩体及次火山岩脉的联合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与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成矿带内地表已发现多条铜-铅-锌矿(化蚀变)体,找矿潜力较大,只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有望找到与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的大型一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太白县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处于两大板块碰撞对接带,其间有庞家河一马鞍桥近EW向铁-金矿带和斜峪关一二郎坝NE向铁-贵金属矿带通过,具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可与江西“银山式”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赋矿特征、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类比,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3.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铅锌金成矿的重要组成部分,铅锌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矿集区的西部,可划分为南部的铅硐山―水柏沟铅锌(铜)矿带和北部的八方山―八卦庙―银母寺铜铅锌金矿带。目前区内发现的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具有"沉积相+层位+构造"的"三位一体"的成矿规律,即热水喷流沉积是成矿的必备条件,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面及附近是赋矿的主要层位,NWW向褶皱和断裂是控矿的重要因素。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前人经验和野外总结,提出已知铅锌矿床的走向延伸部位、已发现矿体但勘查程度低的控矿背斜倾伏部位、受同一背斜控制的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的构造凹陷部位、与已知控矿背斜平行的次级隐伏背斜、白垩纪东河群下部、已知矿床两翼深部等部位是重要的找矿靶区和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集区成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以往总结的凤.太矿田铅锌、金矿聚矿构造模式,通过对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找矿标志,初步认为八方山-二里河(铜)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前泥盆纪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一印支-燕山期构造改造型”铅锌矿床。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后期的构造-岩浆改造使基底成矿元素活化,沿同生断裂迁移、改造,最后在泥盆系中形成的扩容性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提出了下一步扩大找矿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东塘子铅锌矿床是秦岭成矿带中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前人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较多,但受限于测试手段及认识的局限性,多年来对其物质来源的认识仍未统一。本文在充分研究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样品的S、Pb同位素分析,分析对象包括了不同类型的铅锌矿石,讨论了该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区内岩浆岩与铅锌成矿的关系等。研究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1.8‰~12.5‰,平均7.50‰,计算获得成矿流体中总硫δ34S∑S为7.7‰,显示海水硫酸盐(蒸发膏岩)与岩浆硫的混合来源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铅源主要来自富U-Th-Pb的上地壳与深部,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南秦岭印支期大规模多阶段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密切相关,为下一阶段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卫宏  陈明寿 《西北地质》2007,40(B07):18-22
铁炉湾铅锌矿位于银洞梁-铅硐山次级热水盆地东北端,具有形成“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的有利成矿环境,矿床赋存于星红铺组第3岩性段中部,矿体受结晶灰岩、结晶白云岩及层间断裂控制。已发现的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且有向深部变好的趋势,物化探异常亦显示其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在凤太矿田泥盆纪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已发现3个赋矿层位。以往的铅锌找矿工作都是以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为主要勘查对象,而没有对星红铺组中的铅锌矿勘查引起足够的重视,铁炉湾铅锌找矿工作的不断加强,将会取得较好的成果,进而开展在广泛分布的星红铺组第三岩性段中寻找铅锌矿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具有热水沉积和后期改造的成矿特征,但REE、B、Ba、Tl等元素的分布特征不完全具有明显海底喷流特征,或者说其距喷流中心较远。该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闪锌矿中FeS中分子百分数及Ga/Ge原子比均显示成矿温度为200~340℃,以中、高温为主。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0~160℃和160~260℃,反映有两次热液事件的改造作用。矿区矿化硅质岩中的锆石具有碎屑锆石的特点,U-Pb年龄值分散(400~1800Ma),不能代表硅质岩或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大量碎屑锆石的存在说明其形成环境可能是近海成因。破坏铅锌矿体的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为214±2Ma,二里河矿区附近的花岗斑岩形成时代为217.9±4.5Ma,二者皆是印支运动晚期的产物。闪长玢岩切穿矿体和微石英岩,说明矿化改造作用应在此之前;矿体在背斜的转折端富集,说明改造作用的主体应在褶皱过程中发生,即印支运动早期是矿化改造期,也可能是印支早期至印支晚期之间。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水沉积和构造改造2个成矿阶段,沉积阶段金属元素在中泥盆世地层中形成初步富集,为后期构造改造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成因为基底热水喷流沉积-构造岩浆改造型。本区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应为同沉积背斜、提供热水运移通道的同生断裂构造及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局限性沉积盆地构造。同沉积灰岩背斜、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以及硅质岩或者碳酸盐岩地层区的"礁-硅-泥"岩套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区扩大找矿的最经济且有储量远景的地段是主背斜南翼TEM物探异常部位,这是为矿山寻找可接替资源的最佳勘查靶位。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田已知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本区进行隐伏矿找矿的勘查实践,提出秦家梁地段和古字梁地段为两处最有潜力的隐伏矿找矿靶区。其中,秦家梁靶区具备寻找受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的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1:1万岩相-构造填图、TEM物探方法定位及直孔钻探验证等可望直接发现隐伏的铅锌矿体。古字梁地区具有与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十分相似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应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缩小找矿验证地段。  相似文献   
9.
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知矿床的系统分析,把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即泥盆纪碳酸岩盐容矿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泥盆纪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成矿系列和中生代与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提出长沟-洞沟地区、凤州七里坪地区、苇子坪洞沟-剪子沟地区等为近期的找矿重点地区,并对长沟-洞沟地区、梯子崖—三角崖地区指出了具体的找矿方向,认为长沟-洞沟地区的已知铅锌矿带与八卦庙金矿床处于同一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其范围大致与河-2异常吻合,成矿条件良好,长沟背斜南翼(倒转翼)、倾伏端和洞沟背斜长沟—八卦庙段是下一步铅锌金的重要找矿地段。这些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南秦岭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受背斜构造与硅钙岩性界面控制。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脉状硫化物-铁碳酸盐-石英(Ⅰ)、块状硫化物-碳酸盐(Ⅱ)、方解石石英脉-贫硫化物(Ⅲ)、厚大石英碳酸盐脉-贫硫化物(Ⅳ)4个阶段,其中,Ⅰ、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东塘子乃至整个凤太矿集区内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矿石的结构构造、黄铁矿成分、H-O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脉状与块状矿石中的黄铁矿w(Co)/w(Ni)平均值分别为18.70与8.56,为热液成因;矿石δDV-SMOW值为-94.9‰~-83.3‰,平均值为-87.0‰,δ18OH2O值为8.0‰~11.1‰,平均值为9.8‰,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地层水与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H-O同位素等特征,认为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与成矿作用中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