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费卫红  李忠  孙海山 《地质科学》2001,36(2):152-163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砂岩石英增生边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鉴定和检测,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桥口-白庙地区共有3期石英增生现象,代表3期流体活动。第1期与第2期发生在盆地深陷期,当时埋深1700~3000m,年代28~37Ma,第3期增生边尚不能确定其形成条件,但可确定其形成于碳酸盐大规模交代石英颗粒之后。桥口地区第1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110~115℃,第2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130~135℃。白庙地区第1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105~110℃,第2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120~125℃。这3期流体活动的性质可能是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释放的晶格水通过泥岩的幕式压裂作用向砂岩中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忠  费卫红等 《地质学报》2003,77(1):126-134
Basin-Mod软件模拟显示东濮凹陷35Ma左右孔隙流体已出现较高异常压力,综合分析表明欠压实作用是发育异常高压的主要机制,处于异常高压带内的泥岩存在微裂隙带,是异常高压流体压裂的直接结果并可以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通过典型研究区砂岩压实(溶)量,压实-胶结关系,沉积参数-储集物性的对比,表明异常高压流体的确对砂岩的压实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自生石英流体包体均一温度大部分在105-145℃之间,频数呈多峰式展布,可能显示幕式流体活动。该温度范围内由于没有有机酸的大规模生产,泥岩频繁发生的幕式流体泄压活动,使得富含CO3^2-的高压流体在注入砂岩(低压区)孔隙后易与Ca^2 ,Mg^2 ,Fe^2 等离子结合,导致砂岩储层发生强烈的(晚期)碳酸盐沉淀和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