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黑曲霉菌浸出蛇纹石尾矿中钴和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曲霉茵浸出蛇纹石尾矿中钴和镍的实验显示出明显的浸出效果,实验中将黑曲霉菌加入含有蛇纹石尾矿粉体的培养液5 d后,对培养液中pH值以及Mg,Co,Ni等的含量变化分别进行测试:pH由7.60降到4.20后,SEM分析得出有茵体-矿物复合体形成;Mg浓度是未加细菌的浸出液中的2.25倍,Co浓度是未加细茵的浸出液中的3.39倍,Ni的浓度是未加细菌的浸出液中的2.38倍;FTIR分析得出600 cm-1,1 100cm-1,3 690 cm-13处谱峰明显下降,反映了还有镁等金属元素的浸出.此实验证实该方法可以作为对于蛇纹石尾矿中金属元素的再利用一种有效手段,进而也达到对金属元素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子显薇镜/X射线能谱仅(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黑曲霉菌对蛇纹石尾矿的生物浸出效果,并对浸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黑曲霉菌对尾矿的浸出当培养基的pH=6,加入蔗糖的量为10%时,浸矿效果最好;将浸矿前后的矿粉进行SEM/EDS发现:浸矿过程中,菌体与矿粉相互作用形成了菌体-矿物复合体;红外光谱表明:黑曲霉菌表面有结合金属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浸出矿粉后,1645 cm-1处的峰红移到1631cm-1,说明细胞上的多糖、蛋白质酰胺等参与了浸矿过程,但主要峰位未发生变化,说明细菌的主要成分和结构保持完整;XRD图谱发现:原尾矿与黑曲霉菌Asp-1#作用后,部分尾矿中的镁被浸出生成了新物质-有机酸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