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谢哲 《浙江地质》2010,(3):52-54
自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后,各部门各单位相继就防止利益;中突展开探讨,希望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上跟上中央的要求。虽然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是新的,但防止利益冲突的探讨对象应该是具体的,利益冲突的双方应该是明确的。利益冲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利益;中突,都是矛盾的一种表现。是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加快城乡统筹综  相似文献   
3.
谢哲 《浙江地质》2011,(4):38-4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难题,使城乡经济社会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着深层次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4.
谢哲 《浙江地质》2009,(11):49-50
随着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管理法也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但新土地管理法的一些条款仍然存在弊端和缺陷,在执行过程中,引发各界人士的争议。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土地立法思想的滞后性。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过于迅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一直会在法律条款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管理法也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但新土地管理法的一些条款仍然存在弊端和缺陷,在执行过程中,引发各界人士的争议.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土地立法思想的滞后性.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过于迅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一直会在法律条款中有所体现.二是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然性.上一次土地管理法重大修改时间是1999年8月29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又得到一次飞跃,2007年10月1日,出台了<物权法>,明确了私有财产应予以保护的概念.经济基础的改变及相关法律的出台,与之相对应的土地管理法条款又到了需调整的时候.本文试就土地法的弊端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后,各部门各单位相继就防止利益冲突展开探讨,希望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上跟上中央的要求。虽然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是新的,但防止利益冲突的探讨对象应该是具体的,利益冲突的双方应该是明确的。利益冲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利益冲突,都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