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申友利  张喜龙 《吉林地质》2011,30(2):121-123
钻孔压浆灌注桩单桩承载力高,单桩身砼强度低;普通钻孔灌注桩则相反。把两种工法结合起来,称孔底压浆灌注桩施工工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孔底压将灌注桩施工的工艺原理、施工技术措施、质量通病及防治。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国家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以及海岛监视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测绘技术发挥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分析测绘技术在海岛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以及海岛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申友利 《吉林地质》2011,30(1):166-169
介绍了在水上施工凉亭、曲桥等荷载较小建筑物基础时,采用了直径Ф219mm的超细钻孔压浆桩.阐述了用质量轻的SH30型工程钻机,只需搭设简易的水上平台,采用价格低廉的污水泵就能钻孔压浆桩的施工.  相似文献   
5.
围填海工程不仅对湿地生物资源造成重大损害,也会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广西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为例,利用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和市场价格法构建了围填海工程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评估模型,并对其造成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失为685.94万元/a,单位面积损失约57.24万元/(km2·a)。4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由多到少依次为支持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其中支持服务损失占总损失的49.3%,其他服务功能损失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占总损失的比例分别为20.92%和16.39%和13.39%。表明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对围填海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此研究可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文明是海洋经济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共荣的良性循环。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海洋环境生态融入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北海市为例,运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其建设评估工作进行示范应用,分析了北海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加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效、进一步规范海洋统计数字等建议,为北海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频发,对沿海大型工程的防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结合广西北海港石步岭港区项目海岸防御工程的设计标准及现状,进行风暴潮和海浪灾害的风险性评估,把推算得到的防御工程应达到的理论顶高程与实测高程进行对比,评估该工程项目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研究发现考虑海平面上升之后的极端高潮位评估结果跟设计值相当;无论是设计高潮位还是极端高潮位下的N向波高的理论值均高于设计值;码头及其他防护岸段的实测最低高程均低于考虑波浪爬高影响之后的理论顶高程,存在一定风险,建议项目业主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海洋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
根据涠洲海洋监测站多年风和波浪实时观测资料,分析得出:涠洲岛海域累年强风向为N和NNE,其平均风速分别为5.9 m/s和5.3 m/s;常风向为NNE和ENE,其频率分别为18.2%和12.4%;夏季(6-8月)月平均风速最大,春季(3-5月)月平均风速最小.涠洲岛海域累年强浪向为SSW,其波高(H1/10)平均值为0...  相似文献   
9.
广西涠洲岛海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岛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广西涠洲岛旅游业保持迅猛发展。北海市政府积极推动涠洲岛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涠洲岛生态环境及海岛资源保护,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开发中高端海岛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涠洲岛海岛旅游的接待能力。2011年《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涠洲岛海岛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章介绍广西涠洲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入海河流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入海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18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南流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和防城江等北部湾主要的入海河流开展调查,分析这些河流各形态营养盐的浓度特征及入海通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营养盐浓度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枯水期防城江、茅岭江和钦江的营养盐浓度较丰水期高,而丰水期大风江和南流江的营养盐浓度高于枯水期,表明丰水期大风江和南流江污染较为严重。丰水期,NO3-是溶解态无机氮的主要成分,但枯水期防城江和大风江NH4+比例升高。根据径流量资料和河流营养盐浓度,估算出2018年北部湾入海河流的氮和磷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 014 607 t和47 929 t,其中溶解态无机氮占总氮的77%,PO34-占总磷的40%。丰水期,南流江营养盐入海通量总体较高,其次是大风江,防城江、茅岭江和钦江的营养盐入海通量相对较小。枯水期,受区域污染影响,不同河流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变化较大。与历史对比,北部湾河流的营养盐入海通量显著升高,表明河流营养盐输入的升高可能是北部湾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的重要因素。北部湾河流不同时期氮和磷输入量的差异,可能会对北部湾近岸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