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藏南洛扎地区中生代生物组合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分析了.洛扎地区晚三叠世一早白垩世地层中的生物习性特点,对生物的形态功能、行为习性、化石埋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十四大古生物群落,晚三叠世高水位体系域Monotissalinaria-M.haueri生物群落,陆棚风暴碎屑岩型Entoliumnieniexionglaense—Cruziana群落,陆棚泥质-火山岩型Coroniceras群落,早侏罗世海侵体系域Melanoides—Discohelix群落,早中侏罗世高水位型Hastites—Chondrites群落,深海凝缩层型Discinisca-Euestheria群落,晚侏罗世浅海陆棚泥岩型Buchiablanfordiana-Vingatosphinctes-Belemnopsis群落,凝缩段泥岩环境中的Belemnopsisaucklandica群落,穹隆或洼地及斜坡带上低位域Hibolithes jiabulensis—Belemnoposs sinensis群落,广海陆棚型Belemnopsis—BfandiacePas—Haplophylloceras群落,广海瞄掘型Himalayites-Spiticeras群落,广海陆棚型Berriasellidae-lnoceramus群落,广海陆棚型Cruralina-Peregrinella群落,闭塞泻湖型Ancylocaratidae—Bochitidae群落。建立了区内晚三叠-早白垩世沉积-生态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2.
铜陵矿集区3000 m科学钻揭示,舒家店地区在1775 m以下存在红色的正长花岗岩,从该深度继续钻进约700 m后仍为这种岩石,而这种岩石在地表或其他钻孔中从未见到过。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以富硅、富碱,富含高场强元素如Zr、Nb、Y和轻稀土元素(Eu除外)和较低的Mg O、Ba和Sr的含量为特征,全岩的10000Ga/Al比值为2.6,Zr+Nb+Ce+Y350×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型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具有明显的Ba、Sr、P、Ti亏损,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该A型花岗岩的年龄为126 Ma,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A型花岗岩的时代一致,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期岩浆活动当中的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3次岩浆作用与岩石圈的多次拆沉作用密切相关,而且每一次拆沉作用都会使壳幔附近的深位岩浆房向地壳浅部迁移,而A型花岗岩则是迁移到浅部的深位岩浆房诱发的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沿断裂带侵位而形成,也标志着本区的构造背景在126 Ma时处于拉张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龙木错地区发现了完整的志留纪地层,新建了早中志留世龙木错组、中晚志留世单面山组和晚顶志留世心形湖组。志留纪经历了开阔海台地—闭塞海湾—三角洲—潮坪的环境演变过程。其中单面山组下段发育大型古三角洲沉积,由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构成。其中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河道间湾、湖泊、沼泽等微相发育,沉积厚度巨大。晚志留世大型三角洲沉积的发现,海陆变化频繁的沉积环境,龙木错以东的五指山等地中上泥盆统不整合于奥陶系—志留系之上,证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北侧受到晚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与羌塘南部地区的沉积建造存在截然的差异。因此,这一现象的发现有助于了解羌南、羌北的构造演化,为探讨南、北古大陆的板块边界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