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如孢囊个体数量及被囊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被囊或生殖作用的受控因素、孢囊成分、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特点,推测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可能包括:①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②摄食时;③抗御营养供应不足时;④逃避捕食;⑤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⑥利于分散。  相似文献   
2.
杨宝兰 《现代地质》1997,11(2):145-148
摘 要  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以孢囊沉降速率和孢囊强度两个概念为研究基点‚半定量化 地探讨了孢囊形态对沉积环境的趋同适应‚得出在低纬区的孢囊或远岸区的孢囊个体大、壁 薄、刺发育、长或多次分叉并结合成网络状;在高纬区或近岸区发育个体小、壁厚、刺不发 育的孢囊。  相似文献   
3.
数值方法在孢粉分析中的应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多种数值方法能应用于孢粉分析中。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在孢粉分析尤其是第四纪孢粉分析中使用的主要数值方法:因子分析、系统和有序聚类分析、数字滤波及回归分析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