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晋豫间的三门峡谷曾是黄河东流入海的最后一道屏障,地处黄河三门峡段下游的邙山黄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厚度近100m,远大于洛川、白水等地典型黄土剖面的同期堆积。前人从沉积速率、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测邙山黄土堆积可能源于三门峡段下游的冲积物,并以此作为三门峡贯通的证据。本文对L5以来的邙山、三门峡及其上游等黄土以及S2前后的邙山上游沿黄冲积物(邙山上游黄河现代砂及黄河两岸阶地冲积物)进行了常量元素测试,并与洛川、白水等典型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洛川黄土相比,邙山黄土明显富SiO2贫Al2O3,在Na2O等活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CIA值及A-CN-K图解也显示,邙山黄土的化学风化程度明显偏低,处于初等化学风化作用阶段;邙山黄土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iO2/TiO2和TiO2/Al2O3,反映其粒度较粗,石英含量较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邙山黄土与洛川等典型黄土的物源可能并不完全一致,而与沿黄冲积物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暗示邙山黄土可能相当一部分来自近源冲积物;UCC标准化图解显示,沿黄冲积物在S2前后多数元素含量迥异,而邙山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S2前后也出现了显著变化。上述现象表明,200ka左右可能是邙山黄土沉积、河流沉积的重大转型期。用三门峡贯通来解释可能比较合理,即大约200ka前后,溯源侵蚀导致三门峡贯通,巨量水砂下泄并堆积在邙山附近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强劲的冬季风扬起冲积物并堆积于邙山,形成现今所见邙山黄土厚度、粒度、沉积速率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粤北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钙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峰林平原选择峰林坡麓灌丛、积水洼地、砂糖橘林、竹林、菜地、稻田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全钙、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菜地、稻田、砂糖橘林和竹林土壤厚度显著大于自然坡麓和积水洼地;2)岩溶积水环境中(积水洼地和稻田)土壤全钙质量分数平均超过59 g/kg;其次为坡麓土壤,平均为20.83 g/kg;人工耕作的砂糖橘林和菜地土壤全钙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3.51和2.76 g/kg,而相邻的非岩溶区土壤的全钙质量分数仅为1.43 g/kg;3)耕地施肥会增加土壤的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菜地和砂糖橘林土壤交换态钙离子、水溶性钙占全钙的比例分别为38.04%、23.08%和1.41%、0.88%,而积水洼地和坡麓灌丛只有7.86%、6.87%和0.25%、0.46%。由于菜地和砂糖橘林的全钙质量分数降低,而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增加会进一步加剧钙元素流失;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钙、交换态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随深度变化呈波状下降趋势,积水洼地与稻田钙随深度的变化远比菜地、砂糖橘林和竹林剧烈;5)土壤厚度、岩石裸露率、坡度相互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钙、交换态钙、水溶性钙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岩石裸露率与交换态钙呈显著负相关,水、土壤厚度、岩石裸露率与坡度共同决定了土壤钙的分布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岩溶丘陵区不同地貌条件对于土壤钙元素迁移或富集的影响,选择粤北英德市九龙镇典型岩溶丘陵区2座山丘作为研究区,分别对顶部、峭壁、坡麓、积水洼地和干旱沟谷进行了岩石裸露率、土层厚度和植被等调查;并采集不同样地土壤,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中全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积水洼地土壤的全钙质量分数最高,达62.397 g/kg;其次是丘顶、坡麓、峭壁、沟谷,积水洼地的交换性钙和水溶性钙质量分数同样为最高,分别是4.582和0.223 g/kg,交换性钙和水溶性钙在丘顶、峭壁、坡麓和沟谷4个部位土壤中的差异不明显,分别在1.560~2.421 g/kg之间和0.057~0.180 g/kg之间。研究表明,土壤的碳酸盐质量分数和p H值与全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钙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钙与水溶性钙有极显著正相关;地形不仅影响土壤钙水平方向的分布,还影响其垂向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石漠化对岩溶地表土壤碳量的影响,选择粤北英德市岩背镇塘边村岩溶峰丛不同石漠化程度样地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指标分析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结果表明:(1)极重度石漠化使土壤厚度、地表生物量显著减少,使岩石裸露率显著增加,但在潜在、轻度至中度石漠化中,差异不显著;(2)极重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高于轻度石漠化,轻度高于潜在,但差异不显著;(3)10-2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表层,岩石裸露及土壤主要在溶蚀缝隙中分布和发育是造成极重度和中度石漠化单位重量土壤有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4)中度、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分别是极重度的49.23倍、47.9倍和29.4倍;(5)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岩溶地表生态的最主要因素,它和地表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总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土壤厚度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岩溶植物的高度适应性可以削弱石漠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国家实施土地宏观调控、保障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土地储备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土地储备科学、合理、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6.
普遍认为珠江三角洲存在上、下两个海侵—海退旋回,对下旋回有30~50 ka(MIS3)和约120 ka(MIS5)之争.通过近1万个钻孔资料,提取了20余个典型钻孔岩心数据,运用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方法,重新划分了层序及沉积相,并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进行对比,识别出SB3(基岩深度风化壳)、SB2(花斑黏土层2)和SB1(花斑黏土层1)等层序边界,分别对应于MIS6,4(或4~2),2等3次低海面期,并将三角洲沉积分出下、中、上3层.认为250 ka以来珠江三角洲最大平均下沉速率约为0.34 mm/a.下沉前,为星罗棋布的低矮山地+宽阔台地+"过路河"的亚热带准平原地貌景观,掀斜下沉后,被厚度不等的晚更新世以来松散沉积层覆盖.  相似文献   
7.
侯马-运城盆地为晚新生代以来强烈下沉的盆地,现今却大面积遭受剥蚀,有悖于构造下沉接受沉积的常理。为探究其原因,在对侯马-运城盆地及邻区20多个黄土剖面进行野外测量及年代对比的基础上,选择运城盐湖北缘进行连续钻探,开展钻孔岩芯的粒度、磁化率、色度、烧失量及微量元素环境替代性指标分析,并进行光释光及磁性地层学综合定年,同时与前人在侯马-运城盆地的近50个钻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盐湖钻孔200 m岩芯代表了大约距今0.7 Ma以来的沉积。55~200 m深度(约距今0.2~0.7 Ma)岩芯反映受气候旋回影响为主的宽阔河湖沉积环境,指示侯马-运城盆地曾与邻近的渭河盆地、三门盆地连成浩瀚的汾渭古湖;55 m深度以上(约0.2 Ma以后)突然转为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这是由于三门峡谷河流溯源侵蚀贯通三门盆地,导致湖水下泄,使盆地发生大面积湖退,从长期沉积转向广泛剥蚀,并被S2以来黄土/古土壤披盖。研究区盆岭空间分布分析揭示,早期北东东向隆起-凹陷被晚期北北东向隆起-凹陷叠加,隆起叠加处构成较强抬升区(峨嵋台地等),披盖不同时期的黄土或古土壤;凹陷叠加区则构成强烈沉降区,如运城盐湖因强烈下沉而封闭和咸化。其构造叠加可能与鄂尔多斯地块运动方式有关。距今约8 Ma前,青藏地块向东北方向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强烈碰撞,在来自青藏高原深部地幔流的配合下,可能使鄂尔多斯地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一方面使北东东向汾渭盆地进一步拉张;另一方面与华北克拉通构成右旋力偶,拉裂成北北东雁行排列的山西地堑系。两者于侯马-运城盆地叠加,形成隆起与凹陷的叠加构造地貌格局。  相似文献   
8.
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番禺台地东缘第四纪堆积阶地、陆域钻孔及海域地震探测等一系列联合剖面,分析了抬升区、下沉区和海陆之间的沉积差异和控制因素,剖析了地动型和水动型海平面变化对三角洲形成演化的影响,厘清了各组断裂的活动及其对三角洲沉积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北东东向和北北西向2组断裂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它们共轭联动,控制着珠江三角洲沉积的格局和水道的变迁,尤其是北东东向断裂,可能是南海北部大陆架滨海断裂系的组成部分。相比而言,陆域断裂活动性较弱,以缓慢蠕动和断块的差异升降和掀斜为主,海域断裂活动性较强,滨海断裂带是危险性很高的活动大断裂。三角洲其他方向的断裂更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