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8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第四届国际环太平洋地体会议可以看出,地体构造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地体构造的概念进一步完善.目前研究的重点是西太平洋沿岸和澳大利亚地区.在研究方法上,放射虫的研究和地球物理资料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地体研究以东部沿海进展最快;大陆内部造山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地体是指以深大断裂为边界的,具有区域规模的地质实体,以不同于毗邻地体的地质发展史为特征。地体之间地质面貌截然不同,不存在任何过渡岩相带。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滨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地质现象。笔者依据在大别山地区多年工作所积累的资料,认为这一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地体拼合区,在地史时期发生过复杂的地体运动。依据区域沉积特征、古生物面貌,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其它特征的不同,可以判定本区存在着三个独立地体:大别地体、随应地体和北淮阳地体。它们以深大断裂为界,拼贴于华北地体,扬子地体和皖东地体之间。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大陆边缘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古地磁学方法的广泛应用,首先在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地区诞生了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构造地层地体理论(简称地体理论).以后,在美、加、日、澳等国学者共同努力下,很快使这一学说推广到了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南极大陆的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在原来认为均一的构造岩相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种因素、77种状态的信息量计算,得出研究区稳定性信息的权值。在取得128个预测单元的信息量预测值之后,划分出53个活动单元和较活动单元,其中12个为新预测的不稳定区。与仪器观测结果比较,一些新预测区的不稳定性得到证实。研究表明,信息量法对评价工程高边坡稳定性,特别是消除工程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一、地体学说产生的背景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大陆边缘构造研究的沉入开展和古地磁学方法的广泛使用,在北美科迪勒拉地区产生了构造地层地体(Tectonstratigraphic terrane)理论。这一学说的出现,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关注和兴趣。美、加、日等国学者共同努力,很快使研究工作扩展到了北起阿留中群岛,南至南极大陆的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在原来认为均一的构造岩相带中,识别出了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许多地体,成功地解释  相似文献   
8.
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信息量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8种因素、77种状态的信息量计算,得出研究区稳定性信息的权值。在取得128个预测单元的信息量预测值之后,划分出53个活动单元和较活动单元,其中12个为新预测的不稳定区。与仪器观测结果比较,一些新预测区的不稳定性得到证实。研究表明,信息量法对评价工程高边坡稳定性,特别是消除工程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华南板块的古地磁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国内尚不具备超导磁测条件,因此,弱磁性碳酸盐岩地区的研究受到了阻碍.2.由于前寒武纪的变质、变形等地质问题比较复杂,因此,6亿年前的古地磁数据严重缺乏.在校内基金资助下,我们在属于华南板块的湖北省京山县境内(30°55′~31°19′N;113°O1′~113°18′E)碳酸盐岩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自中元古代起,经由古生代、中生代,一直到新生代的第四纪止,进行了按地质时代时序的系统采样,并在日本神户大学低温弱磁测定实验室使用灵敏度为10_(-11)Am~2的超导磁力仪对所有标本进行了古地磁测定.今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大别山地区地体构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国柱 《地质论评》1988,34(4):334-342
本文依据大别山地区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认为本区存在有各自独立的大别地体、随县-应山地体和北淮阳地体,这些地体之间以巨大的深断裂为界,它们拼贴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三个地体各自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大别地体和随-应地体可能属外来地体,而北淮阳地体属残留地体。它们共生于于古淮阳海中。从加里东运动开始,到燕山运动为止,随着古淮阳海的消失,先后拼合、增生在一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