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形成天然大块金的螯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金都是以微粒弥散於岩石或砂砾中,但是,在湖南、山东、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都曾发现大型天然金块,大者超过500克。形成大金块的原因尚不清楚。我们认为是一种鳌合机理。 金矿区的土壤、岩石和水中,生存有大量菌类、藻类、苔藓、蘑菇和地衣等低等植物,在它们的细胞壁中,广泛存在一种叫甲壳素的生物高聚物,其分子中含有鳌合能力很强的羟基和乙酰胺基,能与贵金属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甲壳素的鳌合作用下,自然金受氧气、Fe~(3+)、Sn~(4+)和MnO_2等的氧化作用而成为Au~+和Au~(3+)溶解於水中,进而形成稳定的甲壳素—金(Ⅰ)或(Ⅲ)配合物。这样金便能源源不断地溶解,鳌合而富集到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当甲壳素的鳌合达到饱和时,富集作用终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