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于守南 《西北地质》1992,13(1):42-46
桦树沟铜矿位于北祁连褶皱带西段,与桦树沟铁矿共生,形成一共生铁铜矿床。铜矿直接产于桦树沟铁矿V号铁矿下盘围岩中,含矿岩系为震旦系镜铁山群下亚群一套巨厚浅变质的杂色千枚岩,其中含较丰富的火山物质(如碧玉)与铜矿形成含铜碧玉岩。目前已控制3条铜矿体,其中最大一条长700m、厚2—49.24m、延深500m,Cu平均品位2.05×10~2。矿区向斜褶皱严格控制着矿体形态。根据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与矿体的关系以及其他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该矿床基本属于火山成因-火山沉积变质-气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4.
新疆磁海铁矿床产出特征及成矿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磁海铁矿床产于早二叠世东天山南缘裂陷槽大地构造环境中,为次火山-矿浆侵入-热液充填交代矿床。通过对该隐伏矿床的露天挖掘开采,发现铁矿床在成矿后,早期有多期次辉绿岩墙以不同方向穿插于向北陡倾之铁矿体中,从而使铁矿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肢解成众多向南倾小矿体。经矿区调研填图,圈定出主矿体是由两条呈倾向340°、倾角70°~80°的巨型扁豆状矿囊组成。被成矿后期脉岩穿插肢解呈"向南倾斜的小矿体",构成了矿体的假产状。笔者重新建立了磁海铁矿床的矿体模型和成矿演化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