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ПостановказадачиНадежныйпрогнозвременивозникновения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можетбытьобеспеченлишькомплексом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ихпараметров. 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аяценностькаждогопараметранеодинакова,какиразличенмеханизм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аномальныхэффектоввразличныхполях.Этосоздает…  相似文献   
2.
在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运用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原理,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论证了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硅质、矿质和流体主要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分异或深部循环的超临界流体,并认为这种深部因素可能对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该类型金矿的成因研究及找矿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许多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及国家地质大调查战略的实施,使得如何快速、高效钻进干旱缺水地区大量遇到的软-中硬岩层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干旱缺水地区节水型冲击器的设计思路出发,对两种新型节水冲击器-风动钢球冲击器和液动冲击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新型节水冲击器的应用不仅能够大量节约钻探过程中的用水量,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钻探效率,在干旱缺水地区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一、引言由研究日食时臭氧层的变化可以获得引起臭氧层生成及破坏的各种过程进行速度的資料.但在黄昏时研究这些过程則不甚适合. 遺憾的是过去使用光譜学方法研究日食时臭氧层情况的工作并不多. 如在1936年6月19日日食时,J.Kawabata在R.Sekiguti領导下曾用石英光譜仪得到了在第二次接触(食既)时臭氧的明显增加,可是很明显,有云的天气使他們不能够研究进一步的变化.B.斯文生(Svensson)在1954年6月30日日食时借助道勃生(Dobson)光譜光度計亦得到了在3100及3300埃两波长处光強比的改变,这与一般在食甚时臭氧层增加的理論相符.  相似文献   
8.
9.
10.
2000年4月20日,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林斯克区的岳尔捷帕发生了M=5.4级强烈地震,对这次地震前后(1999年10月31日-2000年4月22日)的地震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震区附近的《舒尔奇》和《朱玛巴扎尔》等综合预报台地下水观测参数(流量,湿度,Eh值,pH值等)的变化和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应力场的变化和迁移特征,最后认为k≤12的地震可以引起应力场的变化,这种变化可通过综合观测台来跟踪研究,观测点彼此间距不应超过100-150km,每个观测点必须选配自己的一组最有信息量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