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cidic species, such as Nitrate, in polar snow and firn layers are “reversibly” deposited, and are sufficiently volatile to undergo significant postdepositional exchange between snow/firn and the atmosphere.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snowpit and snowpack nitrate concentrations from central East Antarctica and the headwater of ürumqi River, we conclude that the nitrate peaks in the uppermost surface snow layers in central Antarctica are not related to an atmospheric signal and must account for post-depositional effects. Such effects, however, are not found in the surface snowpack nitrate profiles from the headwater of ürumqi River. Two reasons may account for the post-depositional difference. At first, nitrate in the polar snow and firn layers appears to be hydrated ion, which can be taken up by the atmosphere, while at the headwater of ürumqi River it seems mainly as mineral ion, which assembles the behavior of aerosol-derived species that are “irreversibly” deposited and do not undergo significant post-depositional exchange with the atmosphere. Secondly, the 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snow and ice on the Antarctica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wet deposition, to the contrary, dry deposi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at the headwater of lUrumqi River than that on the East Antarctic Plateau.  相似文献   
3.
军事地理学的“三原素”基础与“军一地”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军事地理学的“三原素”基础和“军—地”关系理论。前者论述军事地理学的全部内容均源于环境(地理)、战争(军事)、人(成员、活动)三个基本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后者论述由主导性原则、依赖性原理、制约性原理、综合效应原则和间接军力原理等组成的“军—地”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
5.
氧化铬柱支撑蒙脱石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淑贵  王冠鑫 《矿物学报》1998,18(4):390-395
以浙江和新疆的膨润土为原料合成了氧化铝柱支撑蒙脱石,成柱溶液以Na2CO3为碱水解铝盐溶液制得。因为制备含有大聚羟基铬阳离子的成柱溶液是获得具有大的基面间距的柱支撑粘土的关键,我们详细研究了CO32-/Cr3+值、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所得柱支撑蒙脱石性质的影响。聚羟基铬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引入蒙脱石,所得产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BET氮比表面等方法研究。所得氧化铝柱支撑蒙脱石(简称Cr-mont)的基面间距为2.55nm,BET氮比表面积为190~230m2/g。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玉龙雪山丽江冷杉年轮晚材纤维素氧同位素 (δ18O) 的分析,建立了1902-2004时段年分辨率的树轮δ18O序列。将所得序列与相邻的丽江市气象站记录的气候资料对比,分析了树轮δ18O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江冷杉年轮晚材中的δ18O与其生长季气候因子密切相关。主要与季风期 (8-10月) 的降水和相对湿度、6-10月总云量、5-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尤其和总云量相关性最高 (r = -0.45,P = 0.01)。同时,树轮δ18O年际变化与南亚季风指数、东亚夏季风指数呈反相关关系,并与1-5月南方涛动指数负相关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冬克玛底河流域水文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16  
利用1993年5 ̄9月连续时间序列的资料,对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区及其流域的水文过程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由于青藏高原季风环流的影响,在性质不同气团控制所产生的降水天然过程的降水量差别极大,该区域主要降水集中在6 ̄8月,Tretyakov雨量器对标准雨量器捕捉率的修正量小于天山地区的研究结果,该流域地面蒸发过程较为强盛,各种下垫面的蒸发量占流域水量平衡收入的37%,土壤蒸发量与水面蒸发和土壤含  相似文献   
8.
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雪层中淋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侯书贵  秦大河 《冰川冻土》1996,18(3):227-234
利用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雪坑和表层积雪样品的实测资料,初步探讨本区雪层中离子淋溶作用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冰芯记录的干扰。研究发现淋溶作用能够对数周至数月时间尺度的雪层记录产生“平滑”作用,但不会影响冰芯记录的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欧阳晓莹  周书贵 《遥感学报》2021,25(8):1633-1645
基于卫星数据的热红外图像模拟可以为热红外大气校正、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反演和前期验证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热红外传感器的波段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热红外图像模拟是进行热红外定量遥感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Terra星上搭载的ASTER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南极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然而其区域内的观测站点稀疏且缺乏较长的时间序列,限制了人们对南极气候变化机制的分析与理解。Polar WRF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极地区域气候模型之一,有力弥补了观测资料不足的缺陷,然而模式存在误差,在应用之前有必要对其定量评估。本文利用Polar WRF3.9.1对2004-2013年南极冰盖2m气温、10m风速和地表气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28个气象站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气温的模拟值在东南极沿岸偏低,在内陆偏高,在南极半岛既存在冷偏差也存在暖偏差,而对风速和气压的模拟整体呈高估。而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的空间分布来看,模式对气温和气压的模拟结果在东南极沿岸的精度高于内陆和南极半岛,而风速则在内陆的精度要高于沿岸地区。但总体来说模拟效果较为理想,在2004-2013年间气温、风速、气压的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相同。模式模拟的年平均2m气温和近地面气压在所有站点都通过了α=0.1的显著性检验,季节误差和月误差整体较小,且所有月份的相关系数都分别大于0.90与0.79。模式对10m风速的模拟精度要略低,部分沿岸站点的年平均误差超过了7.5m·s^(-1),但整体而言其在四季和各个月份的相关性均大于0.5且误差小于4.5m·s^(-1)。虽然Polar WRF作为天气模式,但在模拟长时间尺度的气候方面仍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