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344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782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HANGE OF NUTRIENT IMPORT AND EXPORT IN PROCESS OF RAINFALL IN AILAO MOUNTAIN OF YUNNAN PROVINCEGanJianmin(甘健民);XueJingyi(薛敬意...  相似文献   
2.
阿尔金断裂昌马大坝—宽滩山段全新世活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阿尔金断裂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巨型走滑断裂带之一,也是全新世活动断裂和发震断裂。该断裂昌马大坝—宽滩山段运动方式为以左行走滑占主导,伴有弱的垂直运动;在距今2.7ka以来发生过明显的新构造活动(和地震)。在沙坪—宽滩山段全新世左行走滑位移速率为0.9~2.2mm/a,明显低于阿尔金断裂东段昌马大坝以西地区4~5mm/a和中西段9~11mm/a的位移速率。阿尔金断裂东段在肃北和昌马大坝出现二次位移速率的锐减,锐减的部分分别转化为海原活动断裂西段(党河南山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西段的左行走滑和逆冲,且在位移速率数值上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对应性。阿尔金断裂在肃北位移速率减少部分(4.6mm/a)与海原活动断裂西段(党河南山断裂)的位移速率(4~5mm/a)非常接近,同样阿尔金断裂在昌马大坝位移速率减少部分(3.2mm/a)与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的位移速率(3.0mm/a)也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全天候、高精度的连续定位系统,它以速度快、方法灵活多样、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中。结合水厂铁矿GPS边坡变形监测实例,对GPS监测网的星历预报、基线向量平差计算、网平差计算、结果及残差不确定度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以验证GPS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枯水径流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益平  邓俊 《水文》2008,28(3):33-37
介绍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桔水径流预报方法,编制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枯水径流预报方案.根据枯水径流预报方案的预报精度评定成果,总结了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枯水径流预报的特点.研究表明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枯水径流预报方案能够满足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揭示地层和古地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缺少较长尺度的第四纪海陆变迁及环境演变的深入探讨,深达423m的海安县基岩标J9孔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心,总结其沉积特征,认为岩心可明显地划分为6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地层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0~200m为布容正极性世,200~334m为松山负极性世,334m以下为高斯正极性世。综合分析岩心沉积特征并参考古地磁测试结果对地层进行了初步划分,认为:0~39m为全新世地层,39~153m为晚更新世地层,153~200m为中更新世地层,200-334m为早更新世地层,之下为新近纪地层。地层中存在晚更新世晚期特征的硬粘土标志层,指示本地不是冰后期古河谷的发育地。  相似文献   
6.
研究池养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的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鳞片新年轮主要在10—1月出现;鳞长与体长关系式为:R—0.00907L(0.7764);I—V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1.2716×10(-5)L(3.0695),体长与全长关系式为:LT=10.3711+1.1806LB,当年鱼体长和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分别为:LB=8.6669+25.5769t,W=0.1170t(3.5530),vonBertallanffy生长参数L∞=613.25mm,K=0.3412,t0=-0.825,体重生长拐点值为2.46a。  相似文献   
7.
A new approach to high-order Boussinesq-type equations with ambient currents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velocity is assumed to be uniform over depth and of the same magnitude as the shallow water wave celerity. The wave velocity field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 velocity components at an arbitrary water depth level. Linear operators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kinematic condition at the sea bottom. The dynamic and kinematic conditions at the free surface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wave velocity variables defined directly on the free surface. The new equations provide high accuracy of linear properties as well as nonlinear properties from shallow to deep water, and extend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relative water depth in the case of opposing currents.  相似文献   
8.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透射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缘层理论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和反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初值”条件,分析了内孤立波与薄板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流体层的密度比以及薄板伸入上下层的深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薄板伸入下层越深、密度差越小,则薄板阻碍孤立波透射的效率越高;透射波通常演化为单峰孤立波和迅速衰减的尾波,反射波演化为缓慢衰减的尾波列;对于具有小密度差的跃层结构,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及其演化近乎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9.
In 1979, we found many small colorless transparent and light yellow-green glassy spherules in the surface layer and core sediment samples taken from the west of the Central Pacific Occan,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microtektites. This finding is worthy of further determination of the range of strewn field and origin of tektites.  相似文献   
10.
皱纹盘鲍对氯霉素的通透性吸收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溶液中的氯霉素分子可以越过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体表结构进入其血淋巴液中。鲍血淋巴液中氯霉素的浓度与药浴液的氯霉素浓度,温度均呈线性关系,药浴时间的效应表现的S形逼近曲线。在20℃的海水中,鲍血淋巴液中的氯霉素向体外扩散的半衰期为42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