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国冷杉、云杉和落叶松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大量的植被分布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经纬度投影的中国地图划分为1×1°的经纬网格,直观地把冷杉、云杉和落叶松3属的植物分布显示在中国地图上,并对其分布及其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丁滇北是3属植物共同的现代分布中心;3属植物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沿经度方向,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在经度95~105°E之间存在高度分布极大值,而这种变化趋势由于复杂的生境出现而常常遭到破坏。文章还简要分析了3属植物分布格局的关系以及3属分布格局的地史成因。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植物物候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物候现象的机理分析,认为植被指数可反映植被各物候期的特征。国内外在探测植物生长季始末日期、花期变化、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全球碳收支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植物物候的发展;同样物候研究也可提高遥感影像植物分类和作物估产的精度,同时可促进高光谱遥感的发展。通过我国物候研究从传统的农林业应用转向注重遥感探测、生态学应用的现状分析,展望了我国物候发展方向:关注植物生长季始末时间的时空分布规律;遥感监测植物季相变化;遥感监测植物花期;注重探讨植物生理和生态特征;植物高光谱遥感物候研究;重视物候科普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3.
多尺度视角下的印度地缘环境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和印度共同崛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印度的地缘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对印度地缘环境解构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识别地缘风险和制定有效的地缘策略。本文从地理环境、国家的地缘政治想象、地缘关系环境三个方面,从全球、区域和国家内部三个尺度来解构印度的地缘环境,并论证了印度如何在其地缘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国的地缘战略:(1)在全球尺度上,凭借印度洋的地缘优势,印度建构了以印度洋为基础的全球地缘战略,追求“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2)在区域尺度上,印度凭借地理结构、体量、权力和影响力的优势,构建了邻国优先和防止域外大国干涉的区域战略,谋求南亚领导地位;(3)在国家内部尺度上,印度的国家实力被内部的多样性(包括种姓制度、宗教矛盾、地方主义、党派斗争等)所肢解,如何加强统一的国家认同是印度面临的极大挑战。根据印度地缘环境的特点和中印的权力对比情况,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中国作为权力弱势方,应该加强与印度的利益共同体建构、加强区域内合作、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内的话语权和合法性;在中印边境区,中国作为权力的强势方,应该加强边境管理、防止域外势力干涉。  相似文献   
4.
岩溶山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社会损失。研究岩溶山区崩滑灾害特征,建立相应的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对于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风险防控与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文章以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演化过程为例,在系统地分析研究区典型崩滑灾害地质背景、影响因素、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崩滑成灾基本因素(崩滑灾害体势能、岩溶结构面、岩组结构、斜坡地貌和斜坡结构)、影响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活动、地震、降雨)和变形运动特征(运动形式和变形机制)三个方面,据此建立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地质分类指标体系。(2)结合研究区特征对模型体系里面的每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崩滑灾害的发生是各个要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的结果。(3)总结了研究区内5种典型崩滑地质模式:高势能反倾降雨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模型、高势能斜倾视向采矿型高速远程崩滑灾害模型、超高势能横向陡倾地震型高速远程滑坡、高势能采矿型高速崩塌—碎屑流模型、低势能差异风化崩塌模型。为后续开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稳定性计算和变形破坏预测等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建立研究区的崩滑灾害模式,并进行崩滑灾害的危险性分级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以档案为主的历史文献资料逐年进行考订,复原了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序列,并利用多种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年际和年代际的波动都较剧烈,还存在年代际尺度以上的长时间尺度波动。雨季开始期从18世纪初逐步转向偏早,19世纪又转向偏迟,到20世纪又偏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季风的长期变迁。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3年周期,准3年周期可能和El Nino事件的准3年周期有关,11.3年周期明显和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有关。同时发现,El 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在El Nino年云南雨季开始期主要为偏迟或正常,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相似文献   
7.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探讨污染企业/产业转移对于污染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归纳了污染企业/产业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特征、模式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① 官方文件、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规模是污染产业界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② 污染企业/产业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在城市内部形成分散式外围区转移、集中式功能区转移、远离敏感区转移三种模式;在省内城市间呈现出由发达城市向欠发达城市、由环境规制强的核心区向环境规制弱的边缘区的转移特征。邻省转移模式以经济较发达和环境规制较强的省份为中心,向邻近省份扩散,并形成向多省交界处、由河流上游省份向下游省份、沿交通线向次级城市的三种转移路径。跨省转移形成成本导向型、市场扩张型和政策推动型三种模式。③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包括区域、地理、经济、功能区、政策5种研究视角和15种转移方向。④ 污染企业的迁移方式包括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两种模式,后者包括迁移生产基地、工序外包、绿色并购与对外收购、建立子公司或分厂等。⑤ 影响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因素既包括经济、社会、地理、政策等单因素,也包括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多维的复杂影响机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的异质性、空间集聚效应、制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Linux平台,利用Python(V3.6)和MySQL(V5.7),开发了一套“面向ResearchGate的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并且通过人工判读从全球古气候资料共享网(https://www.ncdc.noaa.gov)数据库中遴选出1450篇古气候重建论文,对关键词进行了分类汇总,初步构建了用于古气候文献检索的关键词表。依据这一关键词表,利用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从ResearchGate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针对来自ResearchGate的32493篇文献和来自NCDC的1450篇文献,通过时间尺度、代用资料类型、气象要素、研究地区(国家)4个维度关键词词频的对比分析,发现2套文献数据关键词词频的相对差异基本一致。这表明依据初步构建的关键词表,自ResearchGate检索获取的古气候重建文献是有效的,能反映古气候重建研究现状。如此庞大数量的研究论文为下一步收集未被NCDC收录的古气候重建结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面向ResearchGate的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s on regional climatic effects of past human-induced land cover changes,the surface albedo changes caused by conversions from natural vegetation to cropland were estimated across northeastern China over the last 300 years,and its climatic effects we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Ess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records compiled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gional optimal surface albedo dataset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albedo decreased by 0.01-0.03 due to conversions from grassland to cropland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and it increased by 0.005-0.015 due to conversions from forests to cropland in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As a consequence,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the surface net radiation increased by 4-8 W/m 2,2-5 W/m 2,and 1-3 W/m 2,and the climate was therefore warmed by 0.1℃-0.2℃、0.1℃-0.2℃、 0.1℃-0.3 ℃ in the spring,autumn and winter,respectively.In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 area,the net radiation decreased by less than 1.5 W/m 2,and the climate was therefore cooled too slight to be detected.In summer,effects of surface albedo changes on climate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oisture dynamics,such as evapotranspiration and cloud,instead of being merely determined by surface radiation budget.The simulated summer climatic effects have large uncertainties.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urface albedo changes resulted in warming climate effects in the non-rainy seasons in Northeast China Plain through surface radiation processes while the climatic effects in summer could hardly be concluded so far.  相似文献   
10.
Moder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South China from 1960 to 2009 show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winter temperatures and two snowfall parameters,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the snow and the number of snowy days. Based on this relationship, the variation in annual winter mean temperature in South China from 1736 to 2009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data acquir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dating from the Qing dynasty, such as memos and local gazettes. The reconstructed time series were used to analyse variations in winter temperature in South China.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changes were fou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neighbouring years was 3.1 °C for 1958–2009 and 3.0 °C for 1736–1957, whereas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decades was 0.8 °C for the 1960s–2000s and 0.6 °C for the 1740s–1950s. The 2000s was the warmest decade; the mean temperature was 1.6 °C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1870s, which was the coldest decade between the 1740s and the 2000s. The mean winter temperature was warmer in the 18th and 20th centuries and coldest in the 19th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