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岛胶州湾3.2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控震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构造分析的方法 ,对青岛胶州湾 3.2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州湾 3.2级地震主要受 NEE向郝官庄断裂和 NNW向大沽河断裂控制 ,并根据现代活动断裂的标志 ,对上述 2组断裂活动性特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由中子星和黑洞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的引力效应。首先,我们清楚地解释了引力辐射存在引起的轨道圆化,并估算了圆化的时间尺度。求解了围绕史瓦西黑洞作圆轨道运动的矢量进动方程,得到了一个精确解。由进动周期和中心黑洞的质量的关系,我们得到了估算中子星伴随的黑洞质量的方法。随后我们讨论了以中子星脉冲信号随自旋进动变化来寻找黑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及重力、航磁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的主要活动断裂的大地构造位置、产状、深度和第四纪活动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並讨论了这些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强度与断裂深度有关,具左旋运动特征的全新世近东西向活断层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论岩体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地质科学》1984,(4):423-428
岩体力学是研究现状的地质体受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地质体与一般材料不同,由于其成因和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致使其成分、结构及其形成条件不同。故现状的地质体当受力条件改变时,其力学作用,即变形和破坏机理亦不同。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岩体力学研究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地质体这一特点,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不加分析地把地质体一律做为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民乐盆地三条活动断层断层泥内石英颗粒表面的显微构造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根据这些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对该区莺落峡等断层的滑动性质和断层活动的相对年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的新看法:莺落峡断层的中段为粘滑段,东西两段为蠕滑段,古震源在该断层的黑河口一带,发生的时代大致在晚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茨湖断层具有最新活动特征,粘滑标志明显。另外清水沟老断层在全新世时也有新活动。  相似文献   
7.
浅层地震技术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勘察中,应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地下地质构造、风化带、分层等,并根据资料解释成果、钻探资料和工区地质资料,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及塌陷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0—2020年中国人口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集散态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保持东密西疏的基本格局,胡焕庸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决定了这一格局的长期稳定性;人口空间集中化趋势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主要发生在东南半壁,但在2010—2020年间成为各区域的共同特征。省会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持续增强,2010—2020年的优势更加凸显,但这种行政力量主导的首位度提升效应将随着全省发展阶段的演进而逐渐弱化。人口变动的区域分化明显:沿海城市群的空间连绵化逐渐形成了强吸引力、高承载力的沿海人口增长带,东北地区几乎转向全面的人口收缩,中部各省依托省会展开的人口竞争依然激烈,川渝黔地区普遍实现了人口的止降回增,西北地区则面临人口收缩风险。此外,区域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逐渐从经济要素主导转为经济要素和舒适性要素并重,各地区舒适性的差异可能将成为影响未来人口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两类射电源FR-Ⅰ和FR-Ⅱ型的射电-光学—X-ray的谱特征。FR-Ⅰ射电源的射电-光学谱比FR-Ⅱ射电源平得多(△αro≈0.19);但对于光学-X-ray和射电-X-ray谱,FR-Ⅰ却比FR-Ⅱ陡得多(△αox≈0.40;△αrx≈0.10)。初步结果表明,FR-Ⅱ(G)可能是FR-Ⅱ(Q)向FR-Ⅰ过渡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0.
韩光中 《地理科学》2016,36(8):1277-1284
对南方丘陵区3种不同母质水稻土时间序列黏粒矿物的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发现:紫色砂页岩(PS)母质起源土壤的黏粒矿物以高岭石类似矿物为主;第四纪红黏土(RC)母质起源土壤的黏粒矿物以高岭石类似矿物、伊利石类似矿物与三羟铝石为主;红砂岩(RS)母质起源土壤的黏粒矿物以1.4 nm过渡矿物、高岭石类似矿物与三羟铝石为主。 这3种母质土壤种稻后黏粒矿物的变化大体可分为2种情况。RC与RS母质的起源土壤种稻后,土壤黏粒矿物的变化相对较小,伊利石类似矿物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这可能主要与钾肥的持续施用有关。PS母质的起源土壤种稻后,土壤黏粒矿物变化相对较大,表现为高岭石类似矿物相对含量降低,低结晶度的伊利石或次生绿泥石与三羟铝石相对含量上升。PS母质发育的土壤种稻后脱钾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原生矿物部分。这种原生矿物的脱钾作用对土壤黏粒含量和黏粒矿物的类型都有较大影响。 起源土壤的黏粒矿物通常会被水稻土所继承,并在水稻土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可以用其来指示起源土壤(或母质)的物源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