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2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量程自动选通地震遥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多量程自动选通地震模拟遥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结果。采用此方案,综合动态范围可扩大到90-100dB,用事件判别触发发射的办法,维持功耗可小于1w。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震监测技术的进展及最新成果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回顾了矿山地震监测的简史,介绍了近期矿震监测技术改造情况.抚顺小孔径矿山地震台网的监测取得了比较完整的观测资料.矿震定位结果表明了矿震与开采进程的相关性.用岩石断裂力学和损伤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两类不同矿震的成因给出了最新解释.观测资料证实了矿震与瓦斯溢出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矿震可能成为瓦斯溢出的预警信号.由此证明,实现矿震与瓦斯浓度的联合监测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对于地震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中尺度实验意义,同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也将带来重要效益.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仪器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物理仪器在国防、资源探测、自然灾害监测和工程质量检测等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技术进步迅速.国际上,地球物理仪器发展趋于多功能化、轻便化、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方面我国对地球物理仪器的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对国外仪器的过分依赖,严重冲击了我们对地球物理仪器的自主研发.在这样的逆境中,我国地球物理技术工作者仍然坚持不懈,在重、磁、电、地震、放射性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具有国际领先的水平.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发展应该坚持适当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研产用相结合,形成标准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制体系,提高工艺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重视地球深部探测、航空物探、海洋探测、地质灾害监测和国防工程领域的地球物理仪器开发和研制;发挥学术组织的特殊作用,集中力量组织攻关,争取在关键领域中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地球物理技术和仪器.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在减轻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煤矿安全对于地球物理应用的需求,以及近年来地震学在煤矿减轻地质灾害的应用进展,特别是微震监测分析在若干典型煤矿应用得到的初步成果。这些成果不但对于煤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构造地震成因和验证预测方法,也具有中尺度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数字地震仪的分辨率和扩大动态范围,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地震仪设计中应用激光移频技术的新思路,简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初步实验结果,用光f干涉原理制作地震仪能够获得很高的准确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动态范围可达160dB.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197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西地震队在国内首先开展极微震观测试验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并提供了记录图例,证明了极微震仪确实能够观测到现有微震仪所观测不到的更微弱的地震,阐明了极微震观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地球所研制的维持功耗很低、采用信号存贮延时、事件判别触发、脉宽调制盒式磁带记录极微震仪,以期促进该项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1984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举行。全国65个单位的10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部分来自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年轻人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是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业组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共宣读论文44篇。包括重力、磁法、电法、测井、放射性以及振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回顾了三年来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进展,广泛交流了情报,研究了国内外动态。一致认为,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已取得  相似文献   
8.
陆其鹄  赵斌 《地球物理学报》1984,27(03):292-297
本文介绍一种无人值守人工爆破观测记录仪,采用编码数字钟控制,定时启动,脉宽调制盒式磁带记录,1980年12月在河南省初次试用,现已发展为8路记录,每路采样率为100样/秒,动态范围优于40分贝,等待功耗低于10毫瓦,总重量小于15公斤,适于野外现场操作。近年又在云南、四川等地使用,结果表明仪器性能良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赵斌  陆其鹄 《地球物理学报》1981,24(02):245-247
时间服务系统在地球物理场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的观测记录中是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人们总是用钟作为一个相对时间标准,并且经常用收讯机收对天文台的授时信号加以校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能够计时,还要求具有更广泛的功能,譬如进行时间的自动记录,定时控制,以及从记录上进行时间检索等等。于是,对于一台钟,仅仅给出数字显示和诸如分号、秒号这样的时标,在许多场合已经显得不够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测深考察小组1981年3月至4月中旬访美观感综述之二,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震测深方法及其资料处理,以及组织管理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