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针对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珊瑚氧同位素组成过程中存在的非规律性基体效应问题,提出多控制点分段计算并分段校正珊瑚的氧同位素分馏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比了原位微区分析的珊瑚δ~(18)O_(PDB)和磷酸法分析对应的月分辨率的珊瑚粉末氧同位素结果,两者展示了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本文提出的校正方法可以校正样品差异带来的基体效应,能够简单并有效地提高珊瑚微区氧同位素的准确度。该方法对研究珊瑚中氧同位素分馏机理、评估珊瑚生命效应的影响以及利用氧同位素重建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晴晴  杨效忠 《热带地理》2022,42(4):674-684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旅游者具身化意象认知结果对旅游地行为忠诚、满意度及旅游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借助蕴含旅游者记忆与叙事信息的网络游记文本及图片位置数据,采用质性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研究发现:1)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由线性意象、色彩意象、地方意象、审美意象和情感意象五维类属建构而成。2)皖南“川藏线”旅游者在场体验过程中的情感评价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占比相对较少,其中高度积极情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高度消极情感。3)旅游者皖南“川藏线”意象要素感知特征呈现动静结合、线性体验与感知兼具两个层级。其中,动静特征通过静态景观与动态体验共同展现,线性体验更多强调旅游者产生的刺激、惊险、震撼的驾驶乐趣及情感升华。4)皖南“川藏线”线性意象热点集中于桃岭公路及六道湾周边,色彩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和红杉林两地,审美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青龙湖、红杉林沿线,地方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桃岭公路和水墨汀溪一带。  相似文献   
3.
杨晴 《气象知识》2010,(4):65-65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暴风雨。我揣着这个消息,急忙赶去告诉大伯,然而大伯已经在农园里忙活起来了。他弯着腰,双手抓着塑料膜,见我焦急的样子,笑了:“明天有暴风雨,快帮我打理一下园子。”我点点头,和他忙活了一个下午。我们给菜田钉上了好几层塑料膜,在木栅栏上绕了好几圈铁丝。拍拍手就要走时,我的目光落在了角落一棵枝干瘦小的树上:“那树不用保护?”大伯拍拍那树的树干,颇得意地说:“不用!这树坚实着呢!”我不太相信,但还是走了。第二天,暴风雨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4.
广西气象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介绍一个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全过程,把ASP、SQLServer数据库设计、组件技术在实现动态网站上的灵活应用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在以ASP SQL IIS模式开发的中小型网站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建立SQL数据库所需字段的设置,注册上传组件的方法,组件方法介绍,组件属性介绍。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把文件完成上传和查看的过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6.
胡莲  郑志伟  杨志  杨晴  邹曦  万成炎  张云昌 《湖泊科学》2024,36(4):1025-1035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支流水华频发,尤以小江情况最为严重,给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为探究支流水华暴发特征和主控因素,于2014-2021年小江水华暴发期间在小江高阳江段进行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百分比相似性分析以及基于距离的线性模型等方法,对小江水华暴发期间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在不同年份不同水层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水华暴发期内,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在43~70种之间,其中2015年蓝藻种类数明显减少,2018年以后硅藻种类数明显减少;采样期间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在0.66×106~61.28×106 cells/L之间,同期表层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中层和底层;各层水体间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10种藻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是主要差异种;显著影响表层、中层和底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的环境因子是水位的日平均变幅;水位的日平均变幅与藻类优势种拟合关系显示,当日水位下降幅度在0.5 m以上时,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会呈指数级减少。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古遗址作为古人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文化遗存,客观反映了在长期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的地理空间特征及其分异情况,但是由于史前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聚落迁移或对周边资源探索中更多地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这种行为符合“最优路径”的思想。本文旨在基于考古调查和基础地理数据,模拟构建古人在聚落选择上的迁移最优路径,探讨古人行为模式,重点研究成本数据确定和成本栅格数据的集成方法及最优路径应用分析。以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连续研究文化期,对其中1200多处遗址的基础地理数据和考古数据进行分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等自变量,基于二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构建研究区史前聚落遗址分布模型。为分析聚落群的时空演变,首先基于期望最大化方法(EM算法)和Voronoi方法对聚落遗址数据进行聚类划分聚落群的中心点的确定,选取分布模型中的自然因子系数作为权重计算成本栅格数据,进而模拟聚落遗址按时序迁移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符合古人类在迁移过程中多考虑以最低成本从山谷、丘陵中穿行的基本规律。并对比已探明的聚落遗址信息,验证模拟的最优路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方法,避免了人为选择权重生成成本栅格所带来的仅依靠主观因素的局限,提高了考古研究的科学性,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探究史前聚落遗址时空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氧是地球上矿物和岩石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它有三个稳定同位素分别为~(16)O、~(17)O、~(18)O。矿物和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其形成的条件、机制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因此氧同位素示踪是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强有力工具。常规的氧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建立SQL数据库所需字段的设置,注册上传组件的方法,组件方法介绍,组件属性介绍。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把文件完成上传和查看的过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10.
熔体包裹体是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岩浆小液滴,记录了岩浆起源和演化等重要信息。本研究利用CAMECA IMS 1280-HR型SIMS,建立了25个熔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使用O_2~-一次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束流4~10 nA。一次离子束在样品表面的束斑直径为20~30μm。五个地质玻璃标样(NIST612、BHVO-2G、BCR-2G、TB-1G和GSD-1G)的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精度和准确度与元素单位电流信号强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单位电流信号强度大于12 s~(-1)的元素分析精度优于10%,单位电流信号强度小于12 s~(-1)的元素分析精度优于15%(Er和Lu的分析精度优于20%)。所有元素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的偏差小于20%。使用本方法对来自夏威夷玄武岩中的熔体包裹体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与全岩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为方便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MATLAB编写了SIMSTraElement程序包,可以对SIMS测试的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快速便捷的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