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5篇
  免费   3162篇
  国内免费   4844篇
测绘学   2335篇
大气科学   2205篇
地球物理   2543篇
地质学   8790篇
海洋学   2412篇
天文学   237篇
综合类   1161篇
自然地理   2098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1045篇
  2021年   1201篇
  2020年   983篇
  2019年   1064篇
  2018年   930篇
  2017年   922篇
  2016年   929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1133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967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r a Hamiltonian that can be separated into N+1(N\geq 2) integrable parts, four algorithms can be built for a symplectic integrator.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ese algorithms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 integrators. We found that they have similar local truncation errors represented by error Hamiltonian but rather different numerical stability. Whe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miltonian, H 0, is not expensive, we recommend to use S * type algorithm, which cut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H 0 system into several small time steps as Malhotra(1991) did. As to the order of the N+1 parts in one step calculation, we found that from the large to small would get a slower error accumulat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南海中部陆坡区和海盆区的5个岩芯中的 Si,Al,Fe,Mn,Ca,Mg 和 CaCO_3成分做了分析,并对其分布特征与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受沉积区环境差异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受海区特定地理位置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呈现出过渡性特征(浅海到大洋的过渡);受沉积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展示了周期性变化或旋回性。根据岩芯中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参考有关古地磁,氧碳同位素和钙质超微化石的测试分析结果,将本区岩芯划分为14层地球化学层,并将本区划分为两个沉积地球化学区,揭示了早更新世以来本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两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含量的93-B型海洋植物营养素对几种常用的金藻类饵料种进行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海洋植物营养素用于培养金藻类效果良好,最适使用含量为30mp·L~-1域40mg·L~-1。此时效果与通常被推荐的培养液所培养的对照组相当或更好.含量过高,则造成某些营养盐过量而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此营养素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5.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内部发育有四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由南天山山前向塔里木方向依次为:山麓逆断裂-背斜带;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亚肯盲逆断裂-背斜带.东秋里塔格背斜属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东段部分,其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研究表明:东秋里塔格背斜是浅部滑脱面与其南翼逆冲断层共同形成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南翼的浅层逆冲断层和深层的断坡构造是重要孕震场所.东秋里塔格浅部背斜核部的背冲式断裂和北翼的膝折属于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的规模、错动量有限.东秋里塔格背斜南翼逆断层最新活动错断Ⅱ级阶地砾石层,其活动年代至少为全新世早期,这次错动在地表留有3~4 km长的古地震破裂形迹,说明断裂具粘滑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曲靖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靖盆地新近系茨营组第三段的晚期生物气藏是新近系沉积之后,喜山运动时期各种成藏条件有效的时空配置的结果.在讨论曲靖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生物气源、储集层和盖层、圈闭形成以及天然气输导等成藏条件,阐述了生物气晚期聚集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指出自第四纪以来,生物气源岩持续高效的产气作用是生物气成藏的物质保障,气藏的形成是生物气连续的补充大于逸散动态平衡的产物;背斜构造、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是该区主要的圈闭类型;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沟通生物气源岩到圈闭的垂向和侧向输导通道,茨营组的连通砂岩体是生物气近距离运移的输导层.蔡家冲组大套湖相暗色泥岩的生物产气效率、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和圈闭的保存条件及其在时空上的动态配置是生物气晚期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汝霖  刘志礼 《地质论评》1992,38(2):184-189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土壤侵蚀沉积地段(斜坡和沟谷不同部位)的土壤结构特征,以了解侵蚀沉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坡体顶部,土壤侵蚀较弱,团聚度达到30.1%,MWD变化为3.4mm,土壤结构良好;沟谷底部由于沉积而有较多细土物质并具有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结构状况亦较好,团聚度达到50.3%,结构保持率为35.4%;而坡腰侵蚀较严重,团聚度仅为13.6%,结构保持率为14.1%,土壤结构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FENG Yan  HE Daming 《地理学报》2006,16(3):271-276
With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ssues on the shared water allocation and the transboundary eco-security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major problems on transboundary waters in different sub-regions of Asia, such as water shortage, transboundary waters pollution, fragile eco-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Then, the key scientific issues to be concerned in the next study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es of th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ocus fields are raised: (1) unpredicted changes of the hydrologic and water system,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allocation of the sharing waters by global changes; (2)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on th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water laws or regulations, policies, the relative experiences and the case studies; (3) quantificational assessment on environmental flow, available wat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 system; (4) studies on transboundary aquatic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supervision and treatment under the rules and principles accepted by the riparian states; (5) issues on transboundary compensation at the rules of “payments for using”, “payments for harm” and “compensation for benefit”; (6) using advanced 3S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