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选取河源区域内五个气象观测站1956-2000年逐日观测资料和2009-2010年逐小时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特征.结果表明:根据河源东西高、南北低的地形地貌,形成一个天然风口,处于中间区域的和平风能最大,河源北部的龙川、连平次之.和平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等方面均居各站之首.和平站的日平均风能有效时数为10.3h、年平均风能有效时数为3801h、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24.7w.m-2;河源区域内的和平、龙川、连平为风能较丰富区,东源为风能可利用区,紫金年累计可利用风能小时数在2000h以下,为风能缺乏区.并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分析河源风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采用Surfer强大的绘图功能与VB编制交互界面程序相结合,定时将区域范围内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下载,生成自动站降水等值线,利用强降水中心与雷达强回波位置的必然关系,完成在这空挡的时间差里继续对雷达强回波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东的地闪定位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探空资料,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的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活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飑线过程地闪活动变化特征以及地闪活动与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的关系。分析表明:飑线发展初期,地闪活动快速增加;在旺盛阶段,地闪频数维持较高水平;减弱阶段,地闪活动明显减少,在整个飑线发展过程中,负地闪活动占主导地位,正地闪比峰值落后于地闪频数峰值约在1 h出现;飑线过程单位面积内92.8%的地闪活动发生在组合反射率>40 dBz的回波区,其中组合反射率>60 dBz的回波区地闪活动最为活跃;飑线旺盛阶段,在雷达图上表现出明显“弓形回波”、速度模糊以及明显的速度辐合等强对流天气特征;TBB亮温≤220 K区域与闪电活动的密集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地闪活动活跃期:温度露点差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不稳定层结特性,在湿度垂直分布主要表现出“上干下湿”型和“湿层深厚”型两个阶段,飑线的旺盛发展阶段中低空有强的垂直风切变。  相似文献   
4.
根据1961 ~2010年紫金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紫金近50年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1961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年降雨量逐年波动上升,之后逐年有所波动下降;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降水峰值出现在6月.而蒸发量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蒸发量相对处于波谷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之后转为下降,1996年以后再次出现上升趋势;全年各月蒸发量差异显著,7月份蒸发量最大,2月份最小.可利用水资源和降雨量变化趋势相似,和蒸发量变化趋势相反,20世纪70 ~90年代,可利用水资源较丰富,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2000年以后,出现可利用水资源相对较少时期;每年的10月份~次年2月份,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易出现干旱,应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金县1965-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前、后汛期降水量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前汛期降水量呈总体减少的趋势,对全年雨量的贡献在下降,而后汛期则相反,前、后汛期降水量都具有年代际特征;前汛期主要存在1.7和18.4年的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尤其以1.7a最为显著;后汛期降水量主要存在2.6和21.1a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其中2.6a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根据绘制棒影日照图的方法,制定出各方位上时刻棒影比率表,为居室日照进行评估并实际应用,以期为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日照、风速、温度等历史气候资料,开展针对适宜居住的室内微气候评估业务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更好的、贴身的公共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