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对1960~1979年四川地区48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在稳斜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用ARIMA(p,d,q)模型进行随机建模。时间序列分别来源于PROMAX斜旋转解的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序列的主周期由周期图和方差分析方法求出,-维ARI-MA(p,d,q)模型识别用Box-Jenkins方法进行。对1980年的月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距平预报的年平均准确率为58.33%。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复主分量分析(CPCA),对1986—1990年四川地区夏季(5—8月)地面风场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地面风场存在准定常的三种空间分布模式及相应的三种时间演变模式。这些模式与西南涡的移动路径及其随时间发生频数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80—1989年5—9月四川地区48个测站的旬降水资料为出发点,在稳健PROMAX斜旋转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反映四川洪涝程度的评定标准和评分办法,并对四川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作了分析。指出(1)80年代是四川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十年,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出现。(2)四川洪涝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至9月中旬,但高锋期集中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盛夏7月为最多。四川各分区洪涝发生的时间、频数及其强度可由旬雨量的斜交因子得分客观、定量地揭示出来。(3)四川洪涝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它不仅可由我们给出的洪涝等级标准划分,而且可以客观地由稳健PROMAX方法所得的旬雨量的斜交因子模型按其方差贡献大小得到。(4)由稳健PROMAX方法所给出的斜交因子模型与斜交因子得分决定的四川洪涝的时空分布与四川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相一致。因此暴雨是造成四川洪涝最主要的原因。(5)洪涝等气象灾害是四川农业大幅度减产,粮食产量不稳定的最主要因子。我们用对数分析模型定量地说明了80年代粮食产量下降与洪涝灾害面积上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