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柱 《气象》1981,7(5):5-7
初夏的5月,是云南由干季转入雨季的过渡月份。雨季能否正常开始,与孟加拉湾有无风暴影响云南息息相关。因此,揭露认识初夏(5月)孟加拉湾风暴(下称孟湾风暴)的特征,对云南的预报服务工作很有必要。 孟湾风暴活跃的阶段,是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时期,即每年的5月和10—11月。前者,初夏孟湾  相似文献   
3.
采用S—VISSR2.0解码、等经纬投影、区域定位、通道分离、云图定标与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展宽传输接收的FY-2静止气象卫星S—VISSR2.0格式云图进行投影处理、通道分离处理、云图定标、区域云图截取及细网格栅格数据提取;利用9点滤波算法、“Weiss—Smith变异法”等方法,通过细网格云图的野值处理、图像去噪、纹理明化处理进行质量控制;数据组合处理获取云图组合产品资料等方法,对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进行高分辨精细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贵州气温、降水及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15个长记录代表站的年、季、月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EOF分析,结果表明:年、季、月各气象要素第1主分量均显示了各要素的空间变化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但各地变化幅度差别较大,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西部大于东部;季度气温的变化:春季西南部大于东北部,夏季北部较南部大,秋季西部略大于东部,冬季西南部较东北部大。另外,贵州降水的收敛远比气温的收敛慢,反映出影响贵州降水的天气系统较为复杂。贵州降水的空间变化不仅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也存在南与北或东与西或局地与全省反相变化的特征。湿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冬、春两季西南部变化明显高于东北部,夏季是东北部变化大于西南部,秋季变化是东部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致灾强风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平台建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应用卫星、雷达、闪电定位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等探测信息和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一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浙江省致灾强风暴客观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业务系统”,实现强降雨、强风等短时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李玉柱  吉廷艳  杨利群 《气象》2001,27(11):27-30
通过对贵州3站点历年逐日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影响贵州的气团活动规律,并对贵州气候灾害与各类气团活动频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气候受多种气团活动的影响,各型气团对应特定的天气特征及一定的环流背景。另外,气候灾害与某些气团活动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对进一步研究贵州气候变化及气候灾害成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都是课堂教学。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实施“大语文”教育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项式平滑方法,对贵阳市自1921~1995年共75年各季、年的平均温度和降雨量曲线分别作平滑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和Yamamot法对其进行气候均值突变分析,发现贵阳市75年来各季、年的平均温度和降雨量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贵州历年气候灾害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51-1995年我省8种主要气候灾害历年的发生情况及造成的损失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和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西高东低、东北低涡稳定维持的有利环流形势下,700 hPa巴塘低涡东移是造成贵州西南部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巴塘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在贵州东南部维持对贵州西南部暴雨起重要作用,同时不稳定能量在贵州南部积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相对于后一过程,前一过程在贵州水汽辐合区更大,其大雨量级以上降水范围更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是两次局地大暴雨发生发展的可能触发原因,暴雨中心位于辐合线南侧暖区中;前一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且位置偏西(西脊点到达110°E),南支槽东移有利于引导700 hPa低涡移动,弱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形成能量锋锋生,引起低涡强烈发展、涡旋环流增强,而后一过程副高偏弱且位置偏南、偏东,500 hPa上无高原槽影响,以及地面贵州南部为低压控制且无冷空气影响,是前一过程比后一过程降水强度更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