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联接着千家万户,因此是老少必看的电视节目。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不睡觉,也要等着看预报。”  相似文献   
2.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寻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0、2016三年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县之间差距较大,高水平集中于主城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低水平集中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发展水平相应较高,城镇化对农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重庆市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度表现为高水平下的低协调和低水平下的高协调,即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的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水平较高,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相对较低,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协调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2006年1月21~22日西峡县持续大雾为例,分析了持续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925 hPa以下的逆温层是大雾生成和维持的关键,且逆温强度与大雾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近地面层充足的水汽是大雾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夜间辐射、低层微风是大雾形成的降温和风力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峡县气象站是国家基本气候站,于2003年8月安装了由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生产的自动气象站.通过近2年的使用,积累了一些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7.
对南阳市2005年3月11日的暴雪、寒潮天气过程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转竖东移后,引导槽后强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产生暴雪寒潮的必要条件.700 hPa南阳处于东西向切变线附近,位于辐合区内,受北方冷空气和偏南气流共同影响,产生了暴雪和寒潮天气.暴雪区产生于正涡度中心右前方、相对湿度〉90﹪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联接着千家万户,因此是老少必看的电视节目.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不睡觉,也要等着看预报."  相似文献   
9.
改善农户生计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农户生计变化决定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对忠县复兴镇天子村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从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家庭收入结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保障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农户生计变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新型农村社区农户生计变化特征。同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揭示了农户生计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户生计变化影响显著,与迁入新型农村社区前相比,在生产经营方式、家庭收入结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保障4个方面,农户生计值都有了较大变化;在基于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保障对农户生计变化呈正相关影响,其中区位条件和公共服务保障对农户生计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柑桔生物学特性和西峡县的气候条件,论证了发展柑桔生产的可行性,光照和水分条件完全可满足柑桔生长需要,海拔300m以下地区的热量条件能满足柑桔生长的热量指标, 端气温偏低,对柑桔越冬不利,但选择有利地形,利用地形逆温,可免名或减轻柑桔冬季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