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青岛的近海海面上,使用设置在岸边的711雷达(图1),发现了一种雷达回波。回波是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出现的,在出现回波的时间里,海面上及贴近海面的大气中,除船只,浮标以及海面上的小岛屿外,不见其他异物(包括鸟、虫群等)。当时的天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由于使反演问题的非唯一性得到有效限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联合反演的发展现状及实现的方法,并讨论了其发展趋势及其局限性,指出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是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的理想工具,而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则是地球物理联合反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秋中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构造组合为类安第斯型,具时间分段性。按岩浆-构造事件序列,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呈顺时针的pTt轨迹,而从晚侏罗世源于软流圈的岩浆底侵陆壳底部并对陆壳底部并对陆壳加热开始至早第三纪期间呈逆时针的pTt轨迹。说明粤中地区在中生代时期极可能是一大陆碰撞造山与大陆边缘造山复合的造山带。  相似文献   
4.
Mineral-bituminous matrix(MBM) makes up a major part of source rocks,but its potential 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s uncertain,Mineral and organic (Maceral and kerogen) compositions,organic maturity and fluorescence of MBM are studied based on source rock samples from eastern Jiuquan(Jiudong)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MBM is dominated by inorganic minerals and among the small percentage of organic components those of secondary origins are predominant over the primary species.This strongly indicate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MBM 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5.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长英质麻粒岩、镁铁质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组成具有高度化学不均一性。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的差异表明捕虏体成因复杂。MgO与不相容元素无或仅有很弱的相关性,与相容元素的相关性则相对较明显。这些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存在较强和多元的混合作用。捕虏体的加权平均值比基于麻粒岩地体资料估算的下地壳平均组成偏基性,揭示了二者可能的成因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谱指纹识别油气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世加  黄第藩 《沉积学报》1998,16(4):149-152
利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图的指纹特征判识储层的流体(油、气)类型。油层或油饱和的储层,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流图的特征是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宽,碳数分布在C15~C38之间,与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相似;凝析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略窄一些,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低碳数(小于C21)的正构烷烃相对于油层富集,高碳数(大于C21)的正构烷烃丰度明显低于油层;干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最窄,碳数分布在C15~ C28之间,只有低碳数的正构烷烃,高碳数的正构烷烃丰度极低。据此可用来识别油层、凝析气层和干气层,也可用于一些测井资料不全或测井质量差的老井的油气层复查、测井难以识别的火成岩油气层的识别,还可用于地层评价,为油气酸化层位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陕西凤太矿集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铅、锌、金、银、铜多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二十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凤太矿集区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北缘,紧邻商丹缝合带。以往的工作缺乏对矿集区整体的构造研究,本次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构造测量和解析,提出在南秦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凤太矿集区南北两条边界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导致在区内衍生了NNE向主压应力场,从而形成了NWW向复式褶皱、脆韧性剪切带、断裂和节理(纵向破裂)、B型线理,以及NNE向断裂和节理(横向破裂)、劈理、张裂隙等一系列构造组合,所有构造形迹都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下随着构造层次不断抬升,脆韧性和脆性递进变形叠加的产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型压扭性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在构造几何学上,凤太矿集区整体上表现为一个隔档式复式褶皱,由一组NWW向紧闭复背斜和一组相对宽缓复向斜组成。区内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岩浆活动、动力变质变形作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集中于230~190Ma。综合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在南秦岭碰撞造山过程中引发的动力变质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在温压梯度以及浮力效应的驱动下向上运移至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中的有利扩容空间中发生充填型和交代型矿化,即凤太矿集区多金属矿床是区域大规模变形变质-岩浆活动-流体作用的产物,是在构造作用这一主导因素控制下形成的一个多金属后生热液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雷达观测结果,发现近海海面上的水汽向上输送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情况,海表面大气现象在雷达中有不同的显示,根据这些显示得到了不同的信息,由此而得出春秋两季海表面水汽向上输送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对位于南沙群岛海域西部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NS01站)和深海沉积区(NS02站)的2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粒度组成、CaCO3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总碳含量(TC)、总有机物含量(TOM)和总氮含量(TN),估算了它们的埋藏通量及陆/海源TOC和TN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63μm的细粒度组分,粒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很小.沉积物粒度不是控制CaCO3含量、TOC、TC、TOM、TN和TOC/TN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NS01站CaCO3含量、TOC、TC、TOM和TN的含量及埋藏通量均低于NS02站.NS01站TOC/TN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TN的变化,而NS02站则主要受控于TOC的变化.2个研究站位的TOC和TN均以海洋自生为主,NS01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3.2%和81.4%,NS02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64.5%和87.7%.  相似文献   
10.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了南沙群岛海域3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REE)和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REE水平及深度分布的变化特征,以特征金属元素为指标对3个站位进行了沉积区划分,同时对REE与10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站分别为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大陆坡深海沉积区和碳酸盐沉积区,各站REE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但分布模式相似,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和Eu负异常,每个站各层REE分布模式线几乎重合;3个站沉积物中REE都与Ti、Zr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其它金属元素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3个站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陆源上地壳物质。结合测年资料,认为该海域3个站全新世以来沉积物物源变化很小,沉积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