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大地测量科学领域中有许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藉助于精密电磁波测距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要求测量精度达到10×10~(-7),甚至1×10~(-8)。测量几公尺至几十公尺的短基线,使用光干涉测量技术达到如此高的精度并不多么困难。但是要求以同样高的精度测量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基线长度就困难多了。主要障碍在于不能直接,迅速而又精确地测出沿测线的大气平均折射率。 双波长测距原理的提出,1957年,1965年Bender和Owens以大气色散效应为基础分别独立地提出了双波长电磁波测距。采用此法,可使不同波长的两种光信号以稍许不同的速度沿同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卫激光测距系统测量地面点至卫星间的距离,首次成功的事例是在1964年。时至今日,全球巳拥有三十多台,分布在各个大陆不同的国家,从事于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其中第三代的测距精度可达1—3厘米。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来,仪器法观测固体潮获得了广泛的发展。丰富的观测资料各有不同的重要价值。这不仅决定于仪器灵敏度和观测期限的长短,同时还取决于各测站的地理位置。众所周知,测站离海岸远,因海潮而产生的误差影响就小。所以大陆内地各测站的观测资料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基于对上述情况的估计,苏联科学和中国科学院决定在中国腹部地区共同组织了固体潮垂直分力的联合观测。观测地点选定为兰州市观象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