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含高浓度硫酸废水的一种资源化利用方法─—与废铁屑反应生成化工原料七水硫酸亚铁。给出了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剩余酸等各种因素对产品产量的影响。提供了处理工艺,并且把自制品与分析纯试剂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三者基本在同一质量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该解法不需计算岭参数,可直接求得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解。并举例证实了该解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物化探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星 《广东地质》2001,16(2):75-80
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物化探原始数据,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扩矿及深部进行成矿预测的关键。在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物化探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同时给出了若干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成矿预测的特点并在对澜沧江南段铜多金属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ORPAS系统抽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场、成矿异常场和矿化异常场等多源信息的16个预测变量;把研究区划分为2.5 km×2.5 km大小的1334个统计单元,利用证据权重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多金属矿产进行预测;圈定了3级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证据权法用于成矿预测方法简单,结果可靠性较高;利用MORPAS系统进行成矿预测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以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为输入,以隔震等效双线性SDOF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强度指标与体系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首先,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选取50条远场长周期地震记录作为输入,采用双线性力-位移关系曲线描述隔震支座的力学特性,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支座参数确定体系的屈重比和支座的刚度比;其次,运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了与各地震记录对应的地震强度指标值和体系的最大位移响应;然后,采用Pearson方法对各地震强度指标与体系最大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最大位移响应与加速度型指标和速度型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而与位移型指标的相关性最差;建议在进行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时,根据隔震前周期T1的取值范围选取Ic或PGV作为地震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星 《矿物学报》1992,12(3):227-234
胶东许多金矿脉的矿物组合很简单,几乎全是石英、黄铁矿,难于进行分带性研究。通过对玲珑金矿52号脉的矿物学填图研究,发现该矿脉从上向下,黄铁矿的晶体形态{111}减少而{210}增加,+α值减小,P导型减少而N导型增加;石英的热发光强度增大。这些物性参数在矿脉空间的规律性变化,揭示了外观很单一的矿脉内部隐蔽着的空间分带性,并发现与金矿化强度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52号脉在海拔+170m以上主要为上部矿体特征,受剥蚀程度不大,深部远景还大;成矿热液近于直立运移并具有水平方向的等距波动性;预测三个区段深部应保持良好矿化。以后的钻探工程证实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山东玲珑金矿床黄铁矿形态成因与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系统形变往往由很多主导因素引起,且各主导因素之间并不独立。以国土利用变化驱动分析为例,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并和主成分回归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不仅在拟合效果上优于主成分回归,系统性更强,结论更可靠,而且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回归系数更易于解释,提供的系统信息也更丰富。偏最小二乘为样本个数少、自变量多、且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形变分析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某红层丘陵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渗、蓄、净”几方面影响,认为红层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的地质影响因素包括坡度、岩土渗透性、下垫面条件、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地下水位埋深、水系分布、植被覆盖程度、水污染程度等,并通过现场调查及实施相应的渗透试验等方式,最终确定坡度、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岩土渗透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更大。随后确定各因子权重值,构建评价体系,确定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适宜分区,为后期其他红层丘陵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志军  戴前伟  刘星  岳仁宾 《测绘科学》2011,36(5):160-161,174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施工测量技术和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大型建筑群,尤其是连体建筑,要保证工程质量,不仅要对各建筑主轴线进行准确定位,还要考虑各主轴线的相关性.本文结合中新城上城项目,提出建筑主轴线相关性研究的一些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