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石油形成、成熟和运移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不同的油气源岩形成烃类的潜能取决于干酪根的类型.除了典型的Ⅰ类、Ⅱ类和Ⅲ类以外,还研究了残余的、氧化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不可能产烃.一般认为煤是可能的气源岩,但是有一些煤同样可以形成相当数量的石油.日常分析手段,尤其是热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编绘地球化学曲线,以此为基础筛选试样和解释其它分析资料.在光学技术中,主要讨论的课题是无定形有机质的特征(这类有机质可能包含了不同化学类型的干酪根)及镜质体反射率技术对Ⅰ类和Ⅱ类干酪根的适用性.当鉴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取得重要进展后,它们可应用于对比油一油源岩,有人提出可以将其用于恢复沉积环境及演化历史.目前对烃类运移的认识也更加深了一步,人们普遍认识到烃相运移的重要性.孔隙流体的剩余压力是石油排驱的主要动力.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式(下降、压实、热历史)和地化模式(烃类形成及运移)逐渐得到应用.未来石油勘探重大进展之一肯定是将这两个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本文检验了苏联用来检测早期发展阶段的冰雹环型的一个判据。对195个强对流环型的雷达记录进行研究,并和一个稠密的测雹网(每1292Km~2有323个测雹板)情报对照。发现所有的冰雹环型在其早期发展阶段都可以检测。在71个达到撒布判据标准的环型中,约50%从未有冰雹到达地面。使得相当于30%的撒布火箭是浪费了。苏联的用六个雷达参数的判据,可以由一个类似而简单且更有效的判据来代替,新判据仅取决于和融化高度层 H联系的45dBZ 高度的廓线 H_(4 5)。新判据过去的判据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它的微观物理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G.M.Varshal G.A.Sobolev V.L.Barsukov A.V.Koitsov B.I.Kostin T.F.Kudinova Yu.I.Stakheyev S.p.Tretyakova 曹宗普 邓禹仁 《华北地震科学》1986,(Z1)
地震预报中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是前兆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物质来源。力学加载过程中岩石析出的挥发份是这种来源之一。用50000吨压力机进行了大规模模拟试验,结果揭示了大块玄武岩和花岗岩样在受到循环增加的单轴压力直至破裂时(对玄武岩和花岗岩分别为75和180兆帕),水、氡、汞和氦有规律地析出。发现前兆性岩石破裂伴随岩石中挥发份的析出。这些组份的前兆特性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岩石中存在形式有关。力学加载时水的排出随载荷增加而逐渐增加。氦在裂隙形成的早期阶段析出。将排气资料和体积应变及声发射资料对比表明,大部分氡在雪崩型破裂作用阶段和震源形成的动力阶段析出,而汞主要在样品临破裂前的动力阶段排出。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信息工艺发展到现代水平提出任务,即开发研究可保障用户在处理有关自然环境信息的整个过程——从计算机网络检索到分析结果和采取措施均能够得到计算机支持的软件技术系统。一方面是生态情况的紧张状态、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及其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