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鲇鱼湾油码头附近水域实测潮汐、波浪和海流资料,分析了本区潮汐和潮流分别以M_2分潮和分潮流占优势。潮位和潮差均具有季节性变化。潮流和余流流速的强弱主要与地形效应有关。本区东南向强浪的生长,主要依赖于偏南季风, 相似文献
2.
基于潮流运动与水深变化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关于谢才系统与开边界函数选取的辨识模型。尝试性地给出了潮流数值模拟中处理边界的一种有效方法。研制的软件对旅顺双岛湾实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根据实测海流资料,对大连湾的海流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连湾属于非正规半日潮流区,M2分潮流主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呈往复流运动。湾口三山岛水道附近为一强流区,实测涨潮流可达2.5kn,秋季表层余流流速接近0.8kn。 相似文献
5.
前言探讨鸭绿江口至老铁山岬近岸水域海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笔者在此根据1983年5、8月份两次实测流资料,进而对其海流概况作了初步分析,供有关部门参考。一、调查范围及其方式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主要从大窑湾实测流资料入手,计算了潮流调和常数,并相应地推算了M2分潮流椭圆要素。通过进一步分析,从而揭示出了该湾M2优势分潮潮流场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辽东湾近岸水域海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实测海流资料,对辽东湾近岸水域的海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属于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流区;长兴岛和辽河口近岸水域的海流较强,流速可达1kn以上。该湾潮流呈东南~西北向往复性流动。春季余流有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趋势。 相似文献
9.
依据锦州湾12个站点现场实测海流资料(1991年6月和8月二个航次)和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获得了该湾潮流和余流的分布规律。并基于41个站点重矿物鉴定资料,给出了重矿物分布规律和矿物类型分区。结果表明,该湾潮流具有潮驻波特征。总的流动趋势为涨潮时从湾口南岸朝西北方向流入湾内,落潮时朝东南向流出湾外,葫芦岛—大酒篓北侧是锦州湾潮流主要通道和强流区,最大涨、落潮流流速在1kn以上。湾内余流随湾形按逆时针方向流动,湾口北部最强余流可达16cm/s。流场的强弱分布与重矿物的类型分区密切相关,经分析研究得出了重矿物与流场之间的定量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辽东湾顶部海区潮流与悬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海流和悬沙资料,以及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定量地揭示出辽东湾顶部海区涨、落潮流平均流速和悬沙的分布规律.研究成果表明,本海区的海流以潮流占主导地位,其主流向呈NE-SW向往复性流动,与悬沙输沙方向大体一致.东部潮流强于西部,涨潮平均流速普遍大于落潮,随着水深变浅,平均流速由近岸向浅海递增,呈幂函数分布规律.而悬沙分布浓度高值区均位于河口近岸段,向浅海递降,其分布规律呈指数函数关系.悬沙量分布为双台子河口之西高于东部,涨潮悬沙量普遍大于落潮,底层明显大于表层,大潮(涨、落)平均流速和平均含沙量等值线分布趋势基本相一致,但两者之间呈负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