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山西对地震电磁波观测仪器的研制已有10多年的历史,经不断改进,研制出DMJ—85A脉冲记录仪,与“磁传感器”配套使用,一年多实验观测表明,仪器性能稳定、故障率低、抗干扰能力强、观测前兆电磁脉冲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省电、操作简便、可无人值守.可用来观测地震电磁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4.
地洼区是陈国达教授提出的有别于地槽区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分布着众多的金矿床(点),而多因复成金矿床则是其中重要的金矿类型。由于金矿的成矿继承性,致使地洼区金矿的含金建造比较简单。金矿的空间分布严格受构造区的发育程度和展布方位所制约,表现为一定的层控性。金矿的岩控性集中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三期岩浆活动,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则控制了中国金矿的空间分布格局。地洼区金矿的成矿构造,主要为短轴复背斜、块状断裂、面状断裂、层间破碎带、构造窗和火山机构等。重磁异常与金矿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圈定成矿远景区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5.
卫建新 《地下水》2000,22(1):39-41
本文对什么是地下水库?陕西省地下水库建设的现状以及如何设、管理、运用地下水库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典型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检查呈不典型表现的卵巢畸胎瘤50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0例中,均发生于单侧卵巢,右侧27例、左侧23例。大小范围为1.1~12.8am。形状呈类圆形4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2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45例、实性5例。根据肿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分:囊肿型38例(偏低密度囊肿型12例,高密度囊肿型9例,厚壁囊肿型9例,薄壁囊肿型8例)、无壁全脂肪型3例、实性型5例和混合肿瘤型4例。结论:有些不典型畸胎瘤也具有一定的CT特点,熟悉其CT征象及病理基础有利于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资料来源多,工作量大,这就要求参加生产和质量检查的人员有较高的内、外业测绘知识及经验。现根据检验工作的具体情况就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对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数据检验方法、易出现的突出问题和检验技巧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8.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沉积中心迁移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延长期(T3y)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优质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时段。本文在大量钻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与岩心观察,建立了盆地延长组地层对比格架,综合最新沉积相研究成果,进一步发现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主体发生了两次明显的沉积中心迁移,形成了3个沉积中心。其中以长9期为代表的早期(长10—长8期)沉积中心位于吴起—志丹—富县—洛川一带,以长7期为代表的盆地发育鼎盛时期(长7—长2期)沉积中心位于姬塬—华池—宜君一带,以长1期为代表的湖盆萎缩期的沉积中心位于横山—子长之间。前两期沉积中心明显控制着盆地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和分布,进而控制着盆地中生界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总体分布。结合周邻山系演化历史分析认为,晚三叠世初长9—长7期沉积中心向西南(向山)迁移,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汇聚、在秦岭造山带后陆(即华北仰冲板块南部)因汇聚的巨量物质部分上拱和能量释放而导致的沉降有关;至晚三叠世末长1期沉积中心转向北东(离山向陆)迁移,为华北与扬子板块间的有限洋消失及之后持续汇聚的结果,秦岭造山带挤压隆升增强引起北邻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抬升,致使盆地消亡,沉积中心相应向北东迁移。两次沉积中心迁移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受鄂尔多斯盆地南侧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控制,沉积中心迁移是盆山耦合演化彼此响应的结果和记录。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俯冲带,而板内岩浆通常是由地幔柱或热点作用产生的。最近一二十年,在俯冲板块内部发现了一些岩浆活动,它们通常不能用传统的动力学机制来解释。本文综述了位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俯冲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包括大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俯冲的大洋和大陆板块部分,以及陆陆碰撞背景下俯冲的大陆板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板片拉力在俯冲板块岩浆作用中的地位和效应,认为俯冲下盘微陆块的裂解通常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并且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来鉴别地史上的俯冲板块以及相应的板内岩浆作用。俯冲板块中的板内岩浆的识别和研究将是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下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