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444篇 |
海洋学 | 1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胶西北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矿集区,不仅黄金储量巨大,而且成矿时间集中(115±5)Ma。研究认为燕山运动以来,华北东部地区进入了地幔热柱演化阶段;胶西北形成了莱阳地幔亚热柱及其外围郭家店、艾山、盘石店等幔枝构造体系。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的脆韧性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从而构成以幔枝构造为中心的金成矿密集区。该文以郭家店幔枝构造研究为例,分析了成矿作用,归纳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湖南张家界三岔和贵州遵义黄家湾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发育有镍钼多金属矿床,这是华南乃至全球这类矿床的2个典型实例。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分析了成矿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并进一步根据矿物结构、组成与共生关系,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非矿层中的金属矿物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黄铁矿;而矿层中发现的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碳硫钼矿"、针镍矿、黄铁矿、胶磷矿等,其中"碳硫钼矿"和针镍矿分别是钼与镍的主要赋存形式。认为钼主要来自于海水,镍主要来自于热水(液)流体,矿床为海水-热水(液)-生物复合成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此类矿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矿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并且有助于加深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晋东北地区以唐河大断裂为核心的一组早燕山期 NW向张剪性断裂与区域 NE向复向斜复合部位 ,控制着区内燕山期中酸性浅成侵入体及其与之有关的铁、金、铜矿化 ,义兴寨金矿是该地区具代表性的典型矿床。金矿床为热液型脉状金 -多金属矿床 ,矿体受岩体和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床分 4个成矿期 ,8个亚期。对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时代的研究表明 ,成矿溶液的 p H值为 6 .1 6~ 6 .5 3:Eh值为 -0 .2 81~-0 .2 80 ;lgf O2 =-3.6~ -2 9,lgf CO2 =4 .3~ 5 .2 ;成矿温度为 1 90~ 349℃ ;成矿压力为 2 0 .0~ 76 .0 MPa;矿床主成矿期石英的 40 Ar— 3 9Ar坪年龄为 ( 1 31 .4± 3.1 ) Ma。 相似文献
4.
BAKHT Shahzad SUN Fengyue WANG Linlin XU Chenghan YE Lina ZHU Xinran FAN Xingzhu 《世界地质(英文版)》2021,24(2):80-88
The Qinggouzi stibnite deposit is located in Huashan Town, Jilin Provinc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NCC). It is controlled by fault structures, hosted within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felsic dykes, predominantly surrounded by phyllite, schist and quartzit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fluid inclusions studies, intending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fluid responsible for ore-formation, hence exploring its metallogenesis. The aqueous biphase inclusions are identified in the stibnite-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deposit. Moreover, aqueous biphase inclusion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1) biphase liquid-rich inclusions(1 a) and(2) biphase gas-rich inclusions(1 b) depending upon liquid to gas ratio trapped within the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for(1 a) and(1 b) range between 114.8℃ to 422℃ and 128.3℃ to 267.5℃, respectively. 1 a and 1 b have salinities of 0.18% to 16.14% NaCl_(eqv) and 1.22% to 12.88% NaCl_(eqv), and density range from 0.43 to 1.02 g/cm~3 and 0.81 to 0.98 g/cm~3, respectively. Sulfur isotopic analysis indicates δ~(34)S_(V-CDT) from 4.4×10~(-3) to 6.5×10~(-3), with an average of 5.2×10~(-3), whereas H isotopes values on δD_(V-SMOW) standard are-100.8×10~(-3) and-107.5×10~(-3), while O isotopes data on δ~(18)O_(V-SMOW) standard range between 20.1×10~(-3) and 20.4×10~(-3). Fluid inclusions study, combining with sulfur and H-O isotopic data reveal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deep source and were subsequently contaminated by meteoric water. Hydrostatic pressur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pressures are 11.65 and 42.33 MPa, and relevant depths of deposit are estimated to be 1.16 and 4.23 km. Finally, we inferred that Qinggouzi stibnite deposit is a medium-low temperature, low salinity hydrothermal deposit, which is formed by deep source and later contaminated by meteoric water, and is classified as epizonal deposit in terms of orogenic series.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隆起区砂岩型铀矿资源丰富,但成矿条件复杂。以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地震精细解译成果,对长垣隆起区铀矿的分布特征、富集主控因素及成矿模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维地震资料是刻画断层与砂体分布的有效手段;②砂岩型铀矿主要富集在四方台组一段的河道砂体中,与沟通深部油气储层的输导断层邻近;③河道砂体、油气输导断层及油气圈闭是控制砂岩型铀矿富集的3个主要因素;④长垣隆起区的砂岩型铀矿是含铀地下水与油气运聚协调配合局部富集的结果,建立了输导断层与油气圈闭联合控矿模式。研究成果为含油气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与铀成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运用伸展构造理论对河草坑铀矿田的构造特征进行探讨,厘定出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是由伸展构造核、环形剥离断层系和断陷红盆所组成。对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作了研究。论述了伸展构造与区域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剥离断层活动为区域铀矿化准备了有利的构造环境;构造-岩浆作用是导致区内铀矿化和造成不同类型铀矿化特征基本相似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河北小营盘石英—碳酸盐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营盘金矿赋存在稳定的缓倾斜石英脉中,但单纯的白色石英脉仅有微弱矿化,只有经过S懊断层剪切拉张破裂和叠加铁白云石化及硫化物蚀变的石英脉才能成为矿体,金矿体的顶底面常被铁白云石蚀变岩和糜棱岩所包裹,而且部分蚀变岩的金含量也达到工业品位,石英脉与蚀变岩作用构成矿体。因此,早期金成矿作用的时代大致与铁白云蚀变同期,含金铁白云石蚀变岩的δ^13C值平均为-4.13‰,Pb-Pb等时线年龄为2711±238 相似文献
8.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大面积低温成矿是全球独特的重要成矿事件。华南地区扬子地块西南部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的广大范围,低温矿床广泛发育,包括卡林型金矿床、MVT型Pb-Zn矿床和脉型锑、汞、砷等矿床,构成华南低温成矿域。该成矿域由川滇黔接壤区的Pb-Zn、右江盆地Au-Sb-As-Hg和湘中盆地Sb-Au等三个矿集区组成。其中的矿床主要赋存于沉积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形成于100~250℃的低温条件下。以往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成矿时代、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物质基础和成矿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的研究表明,这些矿床可能形成于200~230Ma(印支期)和130~160Ma(燕山期)两个时期,除川滇黔Pb-Zn矿集区由盆地卤水演化成矿外,其余两个矿集区的形成可能均受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深部岩浆活动驱动,尽管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是大气成因地下水。本专题报道了近年来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20篇文章,主要涉及这些低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矿床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 相似文献
9.
10.
浙江衢州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热点作用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路火山岩盆地是浙江省重要的产铀基地。文章通过对该区热点作用的研究,解释了该区铀矿床(点)的形成机制,以期获得该区铀矿找矿的新突破。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区深部40 km处存在相对低速体的塑性体(地幔柱冠状体之上的幔枝构造),在其上部地层存在相对高速体的岩浆侵入体;中生代以来发育4次岩浆旋回;地层结构表现出下部为变质基底,中部为滑脱层,上部为上叠火山岩和白垩纪沉积盆地的三层式结构。热点作用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明显。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热液的温度为317~420℃,盐度w(NaCleq)为39.76%~49.68%,其成分为CO2及含碱、H2O、卤素、氮和一些金属元素,地幔流体特征明显,与铀矿伴生的微量元素及成矿同期的硫同位素也指示出成矿流体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出该区存在热点成矿作用,据此建立了该区的热点活动模式。文章认为,热点对该区铀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为:①当深部基性岩浆运移至上地壳时,使硅铝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新路火山岩,侵入时则形成次火山岩体和各类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准备了有利的赋矿层位或有利围岩;②地幔柱上隆作用,形成或复活了一系列断裂构造,完善或形成了成矿所需的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③地幔柱上隆时,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大量热能,造成围岩蚀变,从而萃取了围岩中的部分铀源;④随着酸性岩浆的不断分异结晶,岩浆中有用组分浓度不断增高,提供了深部热液中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