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41篇 |
免费 | 1853篇 |
国内免费 | 8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4篇 |
大气科学 | 242篇 |
地球物理 | 434篇 |
地质学 | 4525篇 |
海洋学 | 422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587篇 |
自然地理 | 14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28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30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358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330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300篇 |
2001年 | 286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沧县台拱带之献县断凸,利用其地下蓟县系岩溶裂隙热储层热水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研究。地热发电装机容量280 kW,采用ORC向心透平膨胀技术,系统工质为R245fa。分别于2018年2月4—6日(冬季)、2018年3月6—16日(春季)进行两次试运行,累计发电时长274h,累计发电量36956kWh,平均发电效率9.1%,最高10.4%。发电效率高于我国已有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在目前国际中低温ORC地热发电项目中处于较高水平。试运行期间发电机组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且运行稳定,冬季地热发电机组运行效果好于春季。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发电、供暖、地热生态园三级利用,按照90~95/25℃的地热水热能潜力,综合发电供暖两级利用计算能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0%~76%。 相似文献
2.
Hilary McMillan Alberto Montanari Christophe Cudennec Hubert Savenije Heidi Kreibich Tobias Krueger 《水文科学杂志》2013,58(7):1174-1191
ABSTRACTIn 2013,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IAHS) launched the hydrological decade 2013–2022 with the theme “Panta Rhei: Change in Hydrology and Society”. The decade recognizes the urgency of hydrological research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interactions of society and water, to support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se under changing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rst Panta Rhei biennium 2013–2015,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that describes the scope and direction of Panta Rhei. We bring together the knowledge of all the Panta Rhei working groups, to summarize the most pressing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ow the hydrological community is progressing towards those goals. We draw out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trands of research, and reflect on the need to take a global view on hydrology in the current era of human impac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Finally, we look back to the six driving science questions identified at the outset of Panta Rhei, to quantify progress towards those aims.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not assigned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的重庆市乡村地区为例,采用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进行行政区划内部格网尺度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探究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的重庆市城乡差异显著,乡村区域面积达79 752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96.82%。城市部分面积为2 616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18%。2)重庆市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并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递减的格局。3)政府重视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自然地理环境均与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4)交通站点密度与教育投入是影响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主导因子,二者与各项因子的交互叠加作用增强效果显著;影响机制上,地形起伏度与坡度是乡村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限制条件,社会经济是基础,交通是关键,教育投入是核心。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提出海洋和“新海洋”广度、深度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作为新的海洋权益的控制权,及其在未来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论文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利用海洋深度空间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对解决我国海洋争端,开发海洋新能源及综合践行海洋深度空间权战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6.
基于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福建沿岸海域石首鱼科鱼类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捕获石首鱼类16种,其中春季捕获石首鱼类10种,夏季和冬季均捕获14种,秋季捕获12种.不同航次捕获的石首鱼类占所有鱼类总渔获量的比例为10.43%~23.23%,平均15.71%.平均资源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分别为81.49 kg/km2和3 663.06 ind./km2.平均资源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均以秋季最高,分别为130.02 kg/km2和5 702.64 ind./km2.闽东沿岸海域、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闽中沿岸海域和厦门沿岸海域石首鱼类的全年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70.75、96.23、22.54和84.57 kg/km2.在各种石首鱼类中,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的资源密度和个体密度最大,其次是丁氏(Wak tingi).叫姑鱼的相对重要性指数最高,为871.01,仅叫姑鱼为优势种.与近20 a前的调查资料相比较,石首鱼类的渔获量占鱼类总渔获量的比例升高,但资源密度显著下降,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开发强度的继续增加,以利于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8.
云南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开发及热作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的分析,认为该区种植热带橡胶、香料、咖啡、南药、热果、发展甘蔗、茶叶、建立各种热作基地是开发利用热区资源的主要途径;热作布局应在立体布局和地域布局基础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专业化布局;热区开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档案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时代,以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集群服务平台建设为例,以“档案数据大集中、应用系统大集群、档案服务大平台”为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统一、四位一体”的国土档案管理一揽予解决方案,并对基于大数据的国土资源档案知识服务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我国国土资源档案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提供极具实践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对区内地热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以祁吕系为主的多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控制了本区地下热水的形成与分布,本区地下热水是大气降水经深循环而成,经计算深循环的深度达为2600m,张家口南部地区有很多个热水异常点,是具有远景意义的地热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