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1429篇
测绘学   50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74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宝增同志这篇文章,是对岩浆演化程度进行定量综合研究的一种探索,我们希望广大岩矿研究者验证这个公式的合理性。但这篇文章立论的基本思想还是一元论的岩浆分异作用形成各种不同的岩石。现代岩石学的认识已是多元的,除分异作用外,还有同化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等,酸度不同的各种岩石不能一概视为岩浆分异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希望广大读者也来写写你们的实践经验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会理地区河口群细碧-角斑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认为河口群中的细碧-角斑岩系既具有同类岩石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岩石形成于早元古代末期的弧后盆地中,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地壳物质混染和海水交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型尾矿库勘察工程施工中钻探,取样,水文,物探及其他测试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4.
金矿的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的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的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的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的;(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_2、H_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的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的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的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_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的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相似文献   
5.
6.
7.
8.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冷家溪群中,已发现12条,呈NNE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石英斑岩体内之石英脉、蚀变带及其接触破碎带中.金以细粒自然金为主,形成于浅成、低温环境.含金斑岩体的发现,不仅开辟了湘西钨锑砷金矿带找矿领域,而且也为金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扬子地台周缘钾镁煌斑岩 Nd、Sr同位素特征介于南非Ⅰ、Ⅱ型金伯利岩和西澳与北美钾镁煌斑岩两种变化趋势之间,不同岩区间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地台周边构造性质不同,Pb同位素特征表明晚太古代地幔岩石圈具U亏损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