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014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北山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北山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该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磁椭球扁率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但局部剪切拉伸变形明显,最小磁化率轴投影显示变形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为主.矿化蚀变的糜棱岩中P值与金品位呈反相关,说明矿化蚀变的热液作用削弱了岩石中已经形成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反映出矿化蚀变晚于构造变形的时序关系.这与该区处于塔-哈两板块碰撞带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碰撞带的变形性质、变形样式、变形动力学和运动学,以及成矿作用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本区早泥盆世旱山微大陆与塔里木板块的北山地体间发生对接,原洋区变为残留滨浅海区。中泥盆世该区形成中央断块山,相应南带的断陷山间洼地内形成陆相磨拉石堆积,北带与南蒙古洋毗邻,形成陆缘滨浅海火山-磨拉石沉积。经计算,中带造山隆起侵蚀速率为0.154mm/a。晚泥盆世火山岩显示弱碱性和深熔岩浆喷溢特点,表明陆壳演化尚未达到完全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熊先孝  黄巧 《广西地质》2000,13(4):41-46
文章阐述了中国雄黄雌黄矿床的矿床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赋 岩石及成矿物质来源,划分了5个成矿带,提出按成矿带寻找不同类型雄黄雌黄矿床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5.
马莲泉-小泉井断裂带是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山西段的一条重要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呈波状缠绕于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的相邻交汇点之间,其成因广为地学工作者所关注。文章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对马莲泉-小泉井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它是由北西西向博罗霍洛断裂带的近东西向次级压扭性断裂不断吸收主断裂的水平位移演化而成,主要形成和活动时期为中新生代,成因与中生代以来博罗霍洛断裂带的大规模右行走滑构造背景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山段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堪苏祁矿区位于加丹加省科卢韦齐市东部约40—60km,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加丹加西部的"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北缘。区域成矿区带位于赞比亚—刚果(金)巨型成矿带北西延部分的转折端,即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南部的沙巴型铜钴矿亚带内。矿区由五个矿段组成,东西向展布,长约16km,宽约2km,由东向西分别为:卡贡图洛瓦、齐汤巴、堪苏祁Ⅰ、堪苏祁Ⅱ和卡布维米亚。该矿床形成历史复杂,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热液构造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改造多个阶段,为复合成因的层控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7.
银昆构造成矿带是亚洲巨型SN向构造成矿带-东亚-中亚壳体过渡区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①含矿的普遍性;②成矿物质的多元性;③成矿作用的多期性;④矿床的多因复成性。  相似文献   
8.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带,但受自然条件限制,该地带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普遍偏低。选取冈底斯成矿带北部尼玛县帮勒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8OLI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研究区铁染和羟基矿化蚀变信息。在GIS平台上,将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研究区现有地质、化探、矿产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成矿理论,圈定2个成矿远景区。经野外验证,文中获取的矿化蚀变信息分布状况与已知矿点和已探明蚀变带的空间一致性高。矿化蚀变带的探明能够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勘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祁冬 《西部资源》2011,(2):12-1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西部地域辽阔,分布在北山成矿带、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蒙古弧"构造带等重要的成矿带,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其中,铜、铅、锌和硫铁矿的储量居内蒙古储量首位,是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some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Yinshan deposit in Jiangxi Province,China,are presented.The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depos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1) gas-rich inclusions;2)liquid-rich inclusions;3)salt-saturated H2O inclusions;and 4)single-phase or multiphase CO2-rich inclusions.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range from 100 to 520℃,aminly in the range 120-400℃.Th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multiphase inclusions present in quartz porphyries(including Nos.13 and 4 dikes)have been observed.In ore veins,som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multiphase inclusions have been observed.too.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fluid inclusion research,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must have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 to magmatic hydrothermal solution.The ore-forming fluid was dominantly originated from the depth and the mixing of magmatic solution with meteoric water was enhanced during ascending of the fluid,accompanying immiscibility and boiling of fluid.Teher may be a conceales igneous body at the depth of the Yinshan deposity,which furnish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metallogenic prognosis at th depth of the Yinshan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