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9篇 |
免费 | 641篇 |
国内免费 | 2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62篇 |
地质学 | 2047篇 |
海洋学 | 62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27篇 |
自然地理 | 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49年 | 3篇 |
1948年 | 3篇 |
1946年 | 4篇 |
1943年 | 3篇 |
194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YaoDaquan ZhaiHongtao 《中国地震研究》2005,19(1):35-42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returning-to-zero of temperatures of deformed calcite, a series of rock-breaking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test calcite-rich limestone samples under fixed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onsolidated deformed samples in their initial state were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and the microscopic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zero-returning states were put forward, thus providing a microscopic foundation for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in calcite. At last, the correction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for samples whose temperature has not yet returned to zero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波希米亚北部地区脉状铀矿床的分布规律,研究了脉状铀矿床的基本特征,得出了铀矿床发育程度与地质构造强度成正消长,对于每个具体矿床,首先取决于控矿区域断裂的深度、“开启”的强度、厚度和饱合度。 相似文献
3.
4.
5.
三十二年八月末,作者随李四光教授赴广西西湾煤矿时,曾便道同南延宗先生由钟山牛庙西北至糙米坪复勘该地铀矿之产状,所经一带山岭,普通称为花山者,全为花岗石组成,因即以花山花岗岩名之。 相似文献
6.
7.
桂西下甲方解石脉型水晶矿床是水晶矿床的新类型。它是古岩溶水被封存后,由于区域的剧烈沉降而被深埋于地下,从而获得高温、高压,使之转化为热液,溶解围岩形成石溶液。之后为褶皱上升,使上覆地层遭受剥蚀,形成有利于方解石和水晶的结晶条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热液PH值的变化,从而使方解石和水晶在结晶过程中产生分异,形成水晶矿床。据此,此矿床可称为“构造-溶异”型水晶矿床。 相似文献
8.
商州市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州市金矿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与中秦岭造山带接合部的北秦岭南部边缘。该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均产于中元古界武关岩群控矿韧性剪切带之中。受左行剪切作用控制呈雁行状排列的单条含金石英脉中金矿构造透镜体规模小、品位低、间隔大而不利于机掘开采。同一条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发育走向相同,倾向相反,含金石英脉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品位增高,因而是成矿有利地段。深大断裂附近出露的构造蚀变岩带有一定找矿潜力,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