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158篇 |
海洋学 | 40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53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3.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它的功能主要有信息的采集、贮存、管理、分析、查询、输出等。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是由于资源型缺水而引发了地面沉降灾害,控沉工作的开展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就更加困难,因此做好天津市的控沉减灾工作也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多管齐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历史及现状情况,分析了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并以此为基础在控沉工作的战略层面上对政策和技术两个环节给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碳城市是在改造和适应全球气候的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发展模板。城市的碳排放值是衡量低碳城市的主要指标。从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3个角度分析了天津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分析,估算不同情景下天津市2010—2050年的碳排放量。主要结论有:(1)天津市近10年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均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2)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天津市碳排放的主体,而一次能源中,煤炭所形成的碳排放占据了首位;(3)天津市在节能情景下即可完成我国2020年的减排承诺,在低碳情景下,天津市可以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4)按低碳模式发展,天津市将在2020—2035年间达到碳排放的高峰。基于这些结论,提出天津市构建低碳城市的策略,这些策略也同样适用于处于城市化后期的其他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6.
7.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天津市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天津市提出了“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人工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等控制地面沉降的3大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控制地面沉降效果明显。如何解决地下水开发与控制地面沉降的关系,更好的贯彻这3大技术措施,是该文编写的初衷。即在开采同样地下水量的情况下,如何使地面沉降量最小;或在地面沉降量容许的情况下,如何开采最大量的地下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是治理地面沉降的根本措施,亦即如何压缩采水量或调整开采层次会达到最好效果。论文对天津市某区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年累计开采量、累计沉降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累计沉降量及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元相关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地下水开采层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相关程度。以此为该区控制地面沉降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