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土工程施工中会受到水文地质的影响,往往被工作人员忽视,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为了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必须就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贵州省赫章县不同地区的16件致密状和3件杏仁状玄武岩进行了拉丝试验,从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拉丝温度、试验转速、析晶上限温度等方面分析了拉丝成功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本区玄武岩作为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原矿石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了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拉丝作业温度.结果 表明,赫章县不同地区19件玄武岩,16件拉丝成功、3件拉丝失败;16件致密状玄武岩有15件拉丝成功、3件杏仁状玄武岩有2件拉丝失败.该区致密状玄武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绝大部分符合连续纤维用玄武岩标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利用本区致密状玄武岩生产连续纤维过程中,拉丝作业温度应高于1350 ℃.  相似文献   
3.
川滇黔相邻区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川滇黔相邻区铅锌矿床分布特征着手,以成矿元素继承演化为主线,阐述了该区从最初铅锌地球化学块体形成,到古生代受岩相古地理控制的元素演化、成矿期元素活化、流体成矿,最后造山期叠加改造成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元古代末期震旦系陡山沱阶和早古生代早期寒武系梅树村阶是全球两大成磷时期.贵州瓮福磷矿含磷岩系—早震旦世陡山沱组磷矿a矿层与b矿层,是震旦系陡山沱阶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瓮福磷矿含磷岩系为在浅水陆棚地区沉积的一套与磷矿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组合,属于浅海台地相型;含磷岩系具备早期准备阶段、磷质富集阶段及晚期磷质贫化消失阶段的沉...  相似文献   
5.
贵州三都—丹寨Hg-Au-Sb成矿带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克拉通黔南台陷与华南褶皱带西缘交界处,成矿带内断裂构造极其复杂,矿体延伸、展布明显受构造控制.排正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中南段,对其成矿有利靶区进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探讨成矿元素相关性和赋存状态,反演成矿机制.分析结果显示:①矿石中Au元素与As、Pb+Zn、Hg...  相似文献   
6.
黔中断裂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之前,是黔中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复合带.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特征及铀成矿关系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热液成矿理论,打破以往沉积-表生成矿思维束缚,认为断裂带内铀成矿的核心是构造和热液作用的叠合,成矿机制是幔源含U流体活动的参与和深部热液流体多次叠加改造,铀源主要为富铀的黑色岩系和晚中生代玄武岩;铀矿体主...  相似文献   
7.
据贵州省晴隆―安龙金矿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现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环境质量的相关性,并结合金矿露采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一套金矿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并用之于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通过专家进行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审查,一致认为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区的实际地质环境质量状况,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类似金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罗甸透闪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甸透闪石矿床属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为接触交代;侵入岩体为辉绿岩,属偏碱性基性幔源浅成岩,岩体呈似层状顺层侵入于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与茅口组(P2m)接触面之间;围岩蚀变有透闪石化和大理岩化,由岩体向外依次分为大理岩化带→透闪石化带;软玉矿体赋存于外接触带茅口组一侧,顺层产出;含矿带厚10~30余米,其中夹矿体十余层,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透镜状,厚0.05~0.3 m。在1000 km2范围内发现5个辉绿岩体露头,呈带状出露,长3~35 km,显示有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滇黔桂三角地区是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金矿成矿区,金矿床主要赋存在裂谷作用强烈时期沉积的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地层中,金成矿作用是在裂谷带这一特定大地构造背景下进行的,金矿床的形成是裂谷带形成、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硅化蚀变及断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位于硅化蚀变发育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黔东南金矿的开采目标多为300 m以浅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发现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深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